冬天,天未亮,他们几个熊孩子点着灯在灶台一边烧火,一边煮饭的忙碌。
于心不忍的赵国生有刻意和刘兰秀谈论深究过,被刘兰秀一句,谁家孩子不是这么过来的?轮到他们几个就特殊了?
一句话,堵得赵国生无法反驳。
那一刻,赵国生觉得自己特别矫情,自己懒得很,试图把这份心疼和责任推在刘兰秀头上。
后来,家里几个熊孩子得知了,反过来笑着安慰赵国生。
“想什么呢?我猪都喂了,你怎么还站在这里发呆?”喂完猪,拎着个空桶的刘兰秀皱着眉头奇怪的看着他。
“没什么,在想小外孙长什么样呢?”刘兰秀的问话把陷入愧疚深思种的赵国生给唤醒了。
也许,那也是一种锻炼?
很会找理由的赵国生自我安慰的想。
像这伤感发呆的情绪,向来不是赵国生所擅长的,这种情绪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肯定像美艳啊,这还用想?”刘兰秀蜜汁自信的暗暗得意。
接着想到了什么,马上催促着:“国生,我现在做饭,你快去爸妈哪里说一声,让爸帮我们看着点家里的事。”
这事昨天下午已经和赵父打过招呼了,临行前再去说一声,更放心罢了。
“知道了”赵国生低声应了声。
心里想着多此一举,明明昨天就打过招呼,商议好了,不就是帮着喂猪吗?他爸还能忘了不成?
前不久,赵国生房子的右后方小水塘边坍塌了一座旧房子,是通达赵父家的近路。
自从那座破旧的房子坍塌后,赵国生一家再去赵父赵母家,都尽量走这条近路,不用路过斜对着赵父赵母家后院方向那一面老三家的房子。
超近路,路过被青草绿树包围的小水塘,这个小水塘是死水,不想村口的池塘,池塘底下是连着溶洞和沼泽区,是有活水的,这个小水塘完完全全是靠降雨水多少来存活的。
今年雨水多,这时候水塘里还有大半水塘的水,水塘绿油油的,看起来不太清澈,水塘里边有许多灰白的鸭子,水塘面上长满了绿色浮萍植物,连城一片,倒成了鸭子的食物。
“爸,姆妈,在家吗?”超近路横穿过小水塘,拐过弯就是赵父赵母家。
“在的呢,国生这么早就过来了?你爸在后院抓鸡呢。”杵着拐杖,行动不算灵活的赵母笑盈盈的从屋里蹒跚走出来。
久病无孝子,四个月,老大家和老三家已经恢复常态,不常来了,只有老二家,无论儿子儿媳,还是孙子孙女,天天来报道。
儿子儿媳来不来,无所谓。
只要孙子孙女每天放学后,能过来坐一坐,陪他们聊聊天,说说学校的新鲜事,打发点时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