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熟悉的清润音调,声音细微,外人不可闻。
落入耳中却如雷霆轰鸣。裴翎瞬间脸色剧变,他猛地抬头,盯着对面的皇帝。
映入眼中的是一双晶亮通透的眼眸,如以往相处的无数次,满是温和期许。
想要开口,那一瞬间裴翎竟然觉得口舌僵硬,生平头一次,仿佛失去了言语能力。
视线所及,皇帝已经迅速坐直了身体,一勒缰绳,打马向前走去。
裴翎身体微微颤抖,片刻之后才冷静下来。
后面的霍东来众人不免盯着他,疑惑不已。
御驾离去,送行的诸位臣子也陆续启程返回宫中。皇帝不在,政务还是要继续运转的。
裴翎落后一步,戴德耀等人围拢上前,他才策马调转方向,返回城内。
走了一段路,曹琦忍不住好奇地低声问道:“将军,刚才皇上跟您……”
裴翎没有回答,只是眉头蹙起,目光复杂之极。
第167章 横刀城
十二月初六, 送嫁的队伍从京城出发,延绵十余里, 一路向北。辟东营和平西营的精兵护送。皇帝和公主的车架在这样重重保护下, 行走十六天之后,终于抵达了北疆地带。
从车架中遥遥望去,延绵不断的巨大城墙仿佛一条卧倒的巨龙, 盘旋起伏在山峦顶部。
中央的关隘更是雄伟无比。高耸入云的城墙牢牢矗立在山道尽头, 黝黑的巨石透出冷硬的气息。
走近了才发现, 连关隘之前的土地, 都是近乎纯黑的色泽。
仿佛是在这数百年的时光里, 浸染了太多的血迹和生命, 最终沉淀为如此幽深的色彩。
函谷关虽是关隘, 也是一座雄城, 聚居人口数十万。这里是南北交接的重要枢纽,东西向也是商旅的中转站,向东是昌龙观, 向西是西陵关。
出了函谷关,再向北,就是横刀城。这里是大周疆域的最北端。
也是孤悬关外的唯一一座城池。
说是城池,实际上就是一座军事堡垒。这里常年屯驻重兵,并无平民居住,只有北军三万精兵驻扎在内部。
横刀城的名字,还是大周初代皇帝所赐,那时候大周兵马纵横天下, 近乎无敌,北部草原还处在十几个大部族各自率领着一群小弟混战的时代。
在称帝之前,秦氏一族就是驻守北地的将门世家,在魏国朝纲混乱,军阀迭起的时代,武皇帝率领部下乘风而起,扫荡天下,最终取代了魏国国祚,自己登基称帝。之后趁着兵强马壮的时候,又数次率兵从这里北上出击,打击北部势力。
包括这座横刀城,就是当时建筑的堡垒,作为北上出征的入口。
武皇帝数次御驾亲征,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甚至全盛时期,大周在函谷关外,占据了大批的土地,设立了五个郡。
可惜后来几十年里,随着穆氏一族异军突起,建国称帝,这些土地都被蚕食殆尽。唯一剩余的,就是这座横刀城了。
甚至连这座横刀城,都曾经一度落入北朔强大的部族手中。大周通过艰难之极的战役,才将其夺回。记得裴翎在军中开始大放光彩,就是从二十年前率军奇袭,夺回横刀城的战役开始的。
这座城池关系重大,是大周北上的出兵口,一旦这座城池失去,大周就失去了北上的起点,对北朔的兵锋,将只能借助函谷关防守,从而沦落被动的地位。
送嫁的队伍通过函谷关,命崔骞领平西营驻扎关内,秦诺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带着辟东营,亲自将秦芷送到了横刀城内。
抚摸着横刀城厚重的城墙,秦诺百感交集。
此时的他正站在城头上,遥望着北方一望无际的草原。
冬日的风凛冽如寒冰,而在这座城墙上,感受到的寒风格外多了一种肃杀之气。
也许因为脚下的每一寸城墙和砖石,都透着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