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本来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儿子了,自己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可是没想到今天给了自己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我的儿子,我李建国自己的儿子!
即使是在战场上枪林弹雨也没皱一下眉头的李建国,眼角却有些控制不住地微微泛红。
只是,我儿子怎么这么瘦,这么小啊?
李建国这才从欣喜中回过神来,想起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是个早产儿的事实。连忙问道:“王婶,他妈生他的时候摔了一跤,让他八个月就下来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给李建国媳妇接生的老太太姓王,是这十里八村最有经验的产婆,大河村的孩子基本都是她给接生的。
“这个,我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不好说。”看着李建国和李老头焦急的脸,她停了一下又说“要不,你们带着他到县里面的医院里检查一下吧,让医生给看看,肯定比我们在这里瞎琢磨强,只是这钱就花的多了。”
要是在其他人家,王婶是不会提出这种建议的,毕竟这去一趟县里医院看病花钱可是不算少,而且这孩子身子弱,不能见风,少不得要借个板车,再在上面搭一个棚子避风。
这一来二去的花费不小,可不是一般人家愿意承受的。她之所这么说,就是看准了李建国这盼了十多年才盼来这一个儿子,也可能是这辈子唯一一个了,再加上李建国是生产队大队长,两个兄弟也是踏实肯干的,日子是村里数的着的过得红火,也存下了一些钱,才提出了这么个建议。
“对对对,王婶你说得对,明天我就去借车,带孩子去医院。”李建国听到王婶这个建议,顿时眼前一亮。花些钱算什么,原来没有也就断了念想,现在有了要是再没了这不是要了命了吗。
“好了,我去把屋子收拾一下,等收拾好了你再进去看你媳妇吧。” 本来这些事是不用她来干的,她就负责给产妇接生就好了,只是她给李建国接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是早产的但那也怨不着她不是?她能把母子俩都保下来就已经是很尽力了,而且刚刚李建国慌神的时候,她还给李建国支了这么一个主意,要是孩子真的养活了,李建国不得念着她的好啊,她儿子还在李建国手底下干活呢,事儿都到这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了。
在李建国抱着孩子在堂屋里稀罕的时候,李老头也想上去亲香亲香,但是他还有更重要的事,给他老婆子报喜去。
出了门往东走了几百米,就到了老两口现在住的地方。李老头其实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在三个儿子都陆续成了家,最小的一个儿子建民也在去年成了家,就做主给三个儿子分家了。
老两口原本一直跟着老大住在一起,但是李老太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只是因为自己前头生的都是儿子,最小的一个女儿也是在三个儿子之后生的,所以这个毛病就没怎么显露出来。
等儿子们都成了家,老大又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人也孝顺,老太太自然偏疼些。经历过大儿子在战场上受伤,眼瞅着差点就救不活了,李老太就更加急切地想让老大能有个后。
这回好容易又怀上了,可李老太看着这大儿媳妇的孕相跟怀前面那三个丫头时一模一样,老太太这心头这口气就真么也顺不下去,索性眼不见为净,跑到二儿子家去住了。
老头子对老伴也没有办法了,也只能跟着老伴到了二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这回总算可以搬回去了,这大儿子家不住到二儿子家也不是这个理啊。李老头这样想着。
等到了李老太的屋门口,推开门,李老头打眼往里头一瞧,李老太就跟个驴拉磨似的在屋里一圈接着一圈地转来转去,转来转去,直把李老头瞧的眼都晕了。
最后终于停了下来,在一个带锁的小柜子旁边站定,开了锁,从柜子里拿出来十个鸡蛋,一个一个小心地放到了手边的一个挎篮里。然后想了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