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生活太安逸,导致大家都躺平了。
以这种政治形态,招来的兵也不会有多大战斗力。
这可不行,我刘彻是要把对匈奴进进出出的男人,麾下都这么软怎么能成事呢!
于是武帝找到了董仲舒,给大汉实行了一次精神上的变法。
董仲舒这人也是厉害,身为儒家学子,他翻遍了典籍,最终整理出了一个学说,那就是所谓的儒家天人感应理论!
嗯,这其实是被董仲舒调教过了的版本,孔子若还活着,恐怕会第一个跳出来锤爆董仲舒的狗头。
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不过好在孔子早已经死了,董仲舒这下又把孔子的棺材板,给摁住钉死了。
而所谓的天人感应,其实就把上天拿了出来,赋予了人格色彩,被尊为最高主宰。而皇帝是天子,自然应该代天牧民,是这片大地的合法持有者。
百姓反对天子,那就是忤逆天意,被剿灭是理所应当的。
而天子胡作非为,天也会借人间的自然现象来警示皇帝。
如饥荒,地震,大旱,蝗灾,兵灾,叛乱,这些灾异现象,都是上天的意思。
可是,由谁来解读灾异呢?
又由谁,来提醒皇帝呢?
那当然使我们承袭儒学的士人了!
于是,谶纬之言便由此而生,有些大儒甚至号称可知天命,而且世人还愿意相信。
牛皮吹得震天响,其实说白了,就是儒家一手给皇帝的统治赋予天命,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合法地性,而这个合法性的解释权,又留给了自己。
嗯,天意的最终解释权,都归儒门所有。
但是皇帝犯错,上天示警,总不能真的惩罚皇帝吧。
于是,官位最高的三公,就成了替罪羊。
就是你们没有好好辅佐皇帝,才会导致这种情况,不罢免你们罢免谁。
到了刘宏当政的时候,这天下就没消停过,刘宏也就频频罢免三公,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如果上书要求罢免三公,皇帝说不准还会高兴,因为又能捞一笔了。
但是驱逐常侍,这个议题就很要命了。
虽然何进现在与宦官多有摩擦,但只是暗中争斗,还达不到明面上针锋相对的程度。
若是请逐常侍的奏疏一上,那就等于摆明了要跟十常侍干上一场,彼此都再无退路。
就算找一个知天命的大儒,再弄个什么谶纬之言,宦官也不可能会乖乖出宫,反而会反抗得更加激烈,到时候结果可就难以预料了。
所以,何进才会被荀攸吓了一跳。
“大将军莫急,某还没有说完呢。”
荀攸继续开口道:“昔年黄巾祸起时,侍中张钧曾上书请诛常侍,如今某只是效仿,有何不可。”
“但那张钧最后,可是落得个下狱处死的下场,公达莫非也想如此?”
一旁的袁绍冷笑一声,开口道。
“张钧之死,在于不知变通。但饶是如此,也使陛下开了党禁,不然岂有我等今日之位?”
听到这里,何进就算再蠢,也咂摸出味来了。
“公达的意思,此举并不是为斩杀那群阉宦,而是以退为进?”
荀攸拱了拱手道:“大将军英明,某正是这个意思。”
“此次上书,一定要将三公与常侍全部划归在内,请陛下罢三公,逐常侍。”说到这里,荀攸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三公没什么可说的,倒是这些常侍。他们若被驱逐出宫,到时大将军是杀是剐,还不是一言而决。”
“若他们不肯出宫,那就得乖乖付出点代价。这灾祸本是因他们而起,让他们奉上钱财作为平乱之用,乃是理所当然。”
这一番话说得何进喜不自胜。他万没想到,颍川荀氏的荀公达居然有如此才能!
一个近乎无解的难题,在荀攸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