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少年仍处在激情之中,还有人呼喊着“大王”“大王”要去追姜旦,被姜智拦下。
姜智冰冷的说:“大王怒极,请诸位回避。”
姜旦在宴上一“怒”之下掀翻案几,丢下同殿的宾客一走了之的事很快就被惊慌、愤怒的少年们传扬了出去。
然后他们更加惊慌的发现,大王不见人了。他紧闭莲花台,不管这段时间与他多么“要好”的人去求见都不见。
另一边,姜智来向姜姬“请罪”了。
“什么请罪?”她道,“大王与我是血缘之亲,同心同德,大王这是为我不平,是来提醒我外面有多少心怀不轨的人。替我谢谢大王。”
她这么说是为了安慰姜旦。
姜智暗中松了口气,他小声说:“大王绝无此意。”
姜姬能想像得到姜旦现在有多害怕,她笑道:“这些人是想利用他,我还能看不出来吗?”
姜智点头,看了一眼蟠大兄,率先开口:“公主,此风不能涨。”他来之前已经有了腹案,就算不必告诉姜旦,他也知道现在该做什么对姜旦才最好,“可由大王开口责斥几人。”
姜姬看姜智,“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做吧。”
于是姜仁就以司甫的名义出莲花台骂人去了。
不过他骂完之后,竟然还有人跑到莲花台前痛哭跪地,反而骂姜旦小儿无知。
这个做法也对。
分析一下就知道现在他们要么跪下认怂,要么死硬到底。
跪下认怂是下下策,因为他们当时的发言是“正确”的,又是在大王身边,算是很正式的了。
这种话如果吞回去,如果是错的,还只是耽误他一个人的前途,但如果是对的,那就是连家族都一起葬送了——不能坚持正义,还有什么脸面立足于世?
所以这个时候不能认怂,只能死撑到底,必要时以他一人之命也要换取家族的清白,更能把家族送上神坛。
而这个时候骂姜旦的人死的可能很小。
因为他们的那篇文立足点是大义,虽然过分了,但也只过分在不该请姜旦杀了她,换一个方式处置,比如赶到什么小城去就没问题了。
哪怕今天换魏王、郑王在这里,他们也不敢真逼死这些人,得罪世家是小,换回来个昏君的名声麻烦就大了。
今天他能逼死这些人,明天他发什么样的王令都能被质疑,他身为大王,天然正义,天然公道的形象已经被打破了。
这跟魏王顾惜王太后还不一样,那是亲妈。
姜姬只是姜旦的姐姐。
姜旦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认错:知错能改还是好大王。
然后把她关起来或先送走,过个十年八年再接回来也行。
姜姬想了一通后,觉得这几家还真不错,背后当有高人指点。
不然这些小城公子失心疯了,来一趟乐城别的不干,惹怒大王他们是有好处吗?
不过这样一来倒比她原先设计的更好,只需顺水一推——
龚獠刚把庄苑卖给公主就发现乐城情势急转直下,似乎公主已经岌岌可危了。
阿黑问他:“后悔吗?”
龚獠摇头:“为何要后悔?龚氏没有称王的可能,那换一个大王,会比现在的公主更好吗?”
他立刻进莲花台,问姜姬:“公主,可有良策?”
姜姬做痛苦状:“没有良策,我怕的都睡不着觉,还望大夫救我性命!”
她靠到龚獠身上,觉得这身板靠起来真厚实!摸一摸,软绵绵,手感很好。
龚獠被她拉着手,心都快跳出来了。
从白天坐到黑夜,龚獠见公主死活不说她的后招是什么,只好真的陪着公主,替她唱了一晚的情诗,唱到嗓子都哑了。
第二天他想走,公主不放人,“大夫留下,大夫不在,我与大王都害怕。大夫在,他们才不敢进来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