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旧厂房原来是一个国有制的服装厂,现在倒闭了,许多郊区的居民都进城打工,这个厂房也就废弃了,当地有关部门见到有人来租,自然是相当乐意,甚至希望贺博远买下来最好。
莫晓萱与贺博远一样,都喜欢低调做人。
无奈这次从一开始就有电视台参与,所以加工坊的每一点进展,都在电视台和校广播台的追踪之下。
办租赁手续的时候,东郊当地的部门趁机再一次建议:“看你们也是做事业的料,何不干脆把这个服装厂买下来?另外这个厂房背面,还有一个废弃的小学,我们可以给你们最低的价格,你们一并买下来,打扫打扫,都不需要装潢,就可以当员工宿舍。”
“可是我们现在资金有限,可不可以分期付款?”莫晓萱知道,这里没几年,就要进行大开发,到那时就是寸土寸金了,所以还真是舍不得放弃,只是确实资金不足,贺博远的公司也在扩张中,能说服他拿出启动资金已经不错了,怎么好意思再要求他买厂房呢。
不过,有着县城的成功经验在那里,莫晓萱也很有信心,等这里的加工坊开始正常运营的时候,每个月的利润一定足以承受分期付款。
“也可以。不过要签订合同,每个月还款的时间和方式还有数量,在合同中要有详细的说明。”
“这没问题。”莫晓萱笑了,本就应该这样签订合同的啊。
两个星期不到,加工坊就基本改制完成。
莫晓萱也在个高校周边贴出了招聘广告,好多学校,还有一些远离市区的单位都发来愿意合作的信函。
“这里不比县城,从学校赶到这里太费时间了,你平时要上课,也不可能天天过来。我看还是从县城抽调几个负责人和老师傅过来为好。”周末的时候贺博远跟莫晓萱商量说。
“确实是我考虑不周。”莫晓萱看着这个新加工点,原来的服装厂和小学之间的围墙已经拆除,四周统一粉刷了,看起来有县城那个加工点的好几倍大,不由有点忐忑,这个步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
这么大的一个摊子,必须好好运营起来,靠自己一时心血来潮,在学校聘用几个学生,那绝对是不行的。
从县城抽调管理人员和老师傅的事,进展得也不顺利。
贺博远第一个电话打过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答应。
莫晓萱想起店里有一个毛师傅,他女儿也考上了这里的一所大学,然后立刻决定,从他那里着手,给他描绘一个美丽蓝图:将来你女儿毕业了,肯定不会回老家的,你可以带着你老婆过来,我们这里提供宿舍,你女儿寒暑假还可以在我们这里打工,平时也可以,将来一家人都可以在这个大都市生活在一起了,何况做同样的事,这里的薪水远比在老家高,你何不试试呢?
说通了第一个,接下来就有人开始心动了:既然做同样的事,为什么不去拿高薪水的呢?只不过离家远一点而已,不过也就是几小时车程而已。
于是又有了五六个也答应过来了。
有这么多老师傅和管理人员也就够了,毕竟还可以在这里招聘一些,还有大批的学生主力军呢。
不到一个月,所有的运作就正常了,学生党的作用还是在各大网点的销售上,因为这样不会影响学习,只是周末才会安排一批学生去加工坊帮忙。
杨冰凌眼看自己送到理工学院的那封举报信又没有泛起半点涟漪,莫晓萱依然与贺博远打成一片,忙于新的加工坊的运作。
本来以为开学后他们就会分开,没想到现在变本加厉了,又光明正大地一起,这次的合作规模还更大。
杨冰凌决定再去一次理工学院,这次干脆不写举报信了,还不如趁人不备,贴个大字报,这下学校不能帮她掩盖了吧?
绞尽脑汁总算写好了,杨冰凌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字报内容太小儿科,即使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