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茶道:“你是没瞧见,一般大的五六个姑娘一起进来,我一眼就瞧中了她。那份稳重、那份仪态、那份气度,简直说不完的好。”
想到傅家大公子带进那几个士子时,旁边的姑娘都忍不住含羞带躁,却又想细细打量一番,只好拿了手中的帕子或是披帛半遮半掩地偷看。只有这位百善姑娘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双眸清亮地看别人,也不避不闪地任别人看,自始自终都是脊背挺直不骄不躁,叫人心里爱煞!
常知县沉吟了一下,“这姑娘纵有百般好,也要先问一下孩儿的意愿,须知强扭的瓜不甜!”杜氏正要答话,却听门外婢女禀报大公子回来了。门帘子一掀,一个气质儒雅身穿藏蓝绸袍的年青人走了进来,却是在傅家以寻常士子身份现身过一次的直隶府士子常柏。
杜氏骄傲地看着儿子,正当十八岁的好年华,直隶府的县试、府试、院试三场比试的头名案首,有好事者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常三元”。
常柏却并不知足,而是隐藏身份到青州书院与那些寒门士子一同继续求学。常柏今年已准备下场参加乡试了,有大儒品评过他的文章,说他文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道理精深练达,解元之位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知儿莫若母,杜氏陡然间看到儿子耳尖通红,心下已经了然他前来所谓何事。干脆直言道:“正与你父说起你的亲事,虽然学业为重,但是男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顶重要的事情!”
这下常柏终于失了镇定,面色涨红吭吭哧哧地问道:“不知是哪家闺秀?”
杜氏故意逗他:“我看那傅家长房的兰香姑娘还不错!”
常柏一甩袖子怒道:“那般做作扭捏的女子怎堪为我良配!我看那位……那位百善姑娘行事大方端然芳华,还算不错!”
常知县哈哈大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见真是亲娘俩,竟然看中了同一人。可惜昨日我有事,不然定要好生瞧瞧是何等女子幸得我儿青眼!”
杜氏昔年不是没相看过别家的女儿,总是这样那样的不足。原来是缘分未到,谁曾想在小小的高柳傅家,两母子同时相中了远道而来的傅百善,想起那姑娘俊眉修眼顾盼神飞的好模样,心下不由更是满意三分。
49.第四十九章 筹划
一家三口说得热络, 便没有人留意到窗外角落里,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又匆匆忙忙地往县衙后院跑去,看见题有“揽梅阁”几个大字的木匾额之后才歇了口气。她小心地叩了院门, 一个穿了铁锈红比甲的大丫头应声过来,两人低头接耳了一番话后, 小丫头接过满满一把铜子欢快地离去。
大丫头探头左右瞧了一眼, 才回转身子进了内室。窗前榻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正懒洋洋地翻看一本《梅华问道编》, 头也不抬地问道:“是姨母院中的小丫头过来了吧?这回说了点什么有用的东西没有?”
少女是杜氏妹妹的女儿,闺名唤作徐玉芝,七岁丧母后就被杜氏从家里接到身边抚养, 这么多年下来俨然已经成了杜氏膝下亲生的一般。
大丫头紫苏是徐玉芝奶娘的女儿,打小就比亲姐妹还要亲密。先到才听到的话心里便是一急,伸手拿过那书后道:“我的好小姐, 刚刚传来一个天大的消息,夫人准备给大公子定亲了!”
徐玉芝一轱辘坐直了身子,一张清秀的脸上变得煞白,口里喃喃道:“不可能, 柏表哥怎么会定亲呢?他对我那么好, 春天给我织柳叶冠,冬天陪我去赏雪,他的心里应该只有我才对!”
紫苏看着自小服侍的姑娘如受晴天霹雳一般一脸的惶急和无措, 心如同刀绞。忙上前抱住她沉声安慰道:“此事还未成定局, 夫人那里也只是说说, 只要大公子一直站在小姐这边,只要我们好好筹划,小姐定会心想事成的!”
主仆俩正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