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雀登枝> 雀登枝 第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雀登枝 第14节(3 / 7)

史普心下暗惊,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笑着摇头道:“东翁说哪里话来,昔年曹公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家中朝堂哪里都离不了您,何必说这种妄自菲薄的话。不过以少夫人的话来看,惠妃娘娘似乎未将东翁的嘱托听进去呀?“

此言说出了刘肃心中最大的担忧,他点点头:“这几年二皇子渐渐大了,娘娘也有了自己的心思。现在不论是年纪、资历、出身,二皇子都是最佳的储君人选,可是只要皇上一日不表态,咱们就不敢下一步动作。让她去探探皇上的心思,又不是让她去向皇上要太子位,怎么能如此轻忽?“

史普想了一下笑道:“兴许是娘娘觉得这本来就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才会觉得在皇上面前提不提都是一样,这才——”

刘肃背了手站在窗前,暗暗叹息道:“她太过托大了,总以为人人都要围着她转。当年那件事我们做得太过毛糙露了痕迹,已经引来皇上的猜忌。虽然这几年皇上对我们刘家、对娘娘依旧恩宠如故,可是我早就感觉到皇上和我之间有了嫌隙,这才是悬在我刘家头上最最致命的一把刀!”

史普面色大变惊呼道:“东翁何至于悲观至此?我看这几年皇上对您依旧是言听计从倚重有加啊?大公子从冀州回来不出三月就授了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惠妃娘娘在宫中也是除了皇后之外位分最高的呀?“

刘肃呵呵一笑连连苦叹,“千错万错都是当年事惹的祸,果然一步错步步错。皇上对我倚重不过是把我当把刀,帝王心术左右制衡罢了,不然这么多年了,这首辅之位为什么始终都与我无缘?当年曾秩曾首辅告老还乡之后,我以为这首辅之位是我囊中之物,可谁知皇上却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另委他人,我就知道圣眷已难复!“

雕了松鼠葡萄纹的槅扇半开着,冷不丁地吹进来一股朔风,将楠木大案上的纸张吹落在地上。

精神有些萎靡的刘肃盯着青花山水瓷制笔架上不住晃动的羊毫毛笔叹道:“至于泰安纵然有些才能,但是缺少历练,他从冀州老家回来我就想让他外放几任地方,可看好的职位总是阴差阳错地失之交臂。这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他都任了五年了,却丝毫没有升迁的迹象。你可否知道那寿宁侯府的次子郑瑞都任了两任的正四品的广州知府,只怕人家任满后一回京就会受到重用,而我刘家却后继无人啊!“

其实这些年作为刘府最资深的幕僚,史普早就隐隐察觉事情有些不对,但是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景象晃花了眼,此时让刘肃的一席话惊出一身冷汗,却犹自强辩道:“可皇上确实对咱家娘娘恩宠有加啊,自打皇后娘娘抱病后,惠妃娘娘在宫中一人独大,这几年许多新进命妇都只认咱们娘娘,而不认皇后啊!”

刘肃伸手捶了几下楠木条案怒道:“那是因为她有个好儿子,二皇子在一众皇子当中还算拿得出手,所以这储君之位皇上还在犹疑观望!所以她这个景仁宫的妃位还坐得稳当!若不尽快将此事做成铁板钉钉的事实,等皇上大行后任何一个皇子上位,只要有人提及此事新皇为拉拢人心,我刘家满门就等着陪葬好了!”

史普从未和刘肃就朝堂事探讨如此之深,一时觉得眼角直跳,扯着下颌上的胡须强笑道:“东翁多虑了,先前大公子的亲事皇上不是还亲自垂询过吗?和那崔家成姻亲的时候皇上还专门赐了贺礼?”

刘肃却连连冷哼,“皇上一向心思难测,可对这些盘踞国土的大族依旧是忌惮和利用并重。若不是泰安苦求于我,我实在是不愿意结这门亲事,这些世家就是双面刃,是福是祸实在难定。可是圣眷已退,我不得不另觅他途。恰在此时,太子薨了宫中的太子妃崔玉华成了弃子,那崔家想要重新和朝堂拉上关系,送个女儿与我们家成为姻亲,的确是最划算的买卖。"

刘肃将桌上的纸张用青白玉镇纸压平,眯了眼睛低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