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人来人往,赵蓝芯坐着马车在街上奔驰着,东跑西跑,这家买一点那家买一点,为几天后花灯节忙碌着,这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正午。一边的丫头小末清点着物品,像个孩子开心地说道:“小姐,东西差不多都齐了。现在就差最重要的花灯了。小姐,今年的灯花小姐打算去哪家买?”
“在这江平县里啊,论灯花做得最好最精致的当然是黎花园沁那家了。那的灯花价格不仅合理,而且做工精细,种类繁多,更重要的啊那的老板好,每次去那里买灯花都会送一两个别致的小灯花,这在别的店可没有呢。”赵蓝芯笑着说。
小末疑惑地问:“小姐,黎花园沁那家店好是好,可小姐你可不是那种没有钱的人家啊,你为什么会为了一两个小灯花……”
这时的赵蓝芯脑海中回想起了萧雅竹,那时的萧雅竹坐在江边的林道亭里弹着曲子,此曲明快清雅中带着一份哀伤,洒脱之中又带着一份犹豫,总给人一种在快乐之中夹杂着伤心的感觉。赵蓝芯因为家里的种种原因从小就被父亲以各种理由拒绝外出远门,她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囚禁的一只飞鸟,想往外面的世界飞去,却怎么飞也飞不出去。如今听到这琴声,仿佛是遇到了知己一般,将自己心中所有哀怨都弹了出来。赵蓝芯隐隐约约能够感受得到这弹琴之人,仿佛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的感觉与经历。在这琴声的吸引下,她向亭中缓缓走去。
赵蓝芯走到亭子的一旁,坐在她面前弹琴的是一位目色清雅,眉头间略带忧愁,但衣着砖红与墨黑相映衬给人一种霸气感,这与面色的忧愁形成了一种矛盾感。琴的一旁摆的不是茶而是一壶酒,一阵清风缓缓吹来,赵蓝芯闻到风中略带着淡淡的酒味。心想:“想必他是饮过酒后才抚的琴,但如此年轻的少年究竟有何忧愁?竟在这亭中借酒消愁,抚琴抒情呢?”赵蓝芯很是疑惑。
赵蓝芯走到少年的一旁,她并没有打断少年的抚琴声,而只是在旁边坐下来静静地听着这优曲。少年也注意到了在一旁的赵蓝芯,随后双手抚琴缓缓停下。
萧雅竹并没有看向赵蓝芯,而是目看前方的山河美景若有所思,一会后看向碧绿的湖水,猛地一起身拿起旁边放着的剑,左脚一蹬一个华丽的转身从赵兰心旁边闪过向湖中飞去,手中的剑一挥,湖中的水被一片片地击打起,拔出手中的剑挥洒了起来,那一片片的水竟神奇地被切成了一条条。手腕转动手中的剑,那一条条水也跟着旋转了起来,手腕一挥,那一条条水柱飞向空中,另一只手袖子一挥,空中的那一条条水柱竟然相继爆炸开来,随后像雨点一样落到湖中去。他则从空中缓缓落下,脚尖一点湖面,手一挥,又飘到了亭中来。将手中的剑放在琴的一旁后,拿起酒便优雅地喝了起来。
看着赵蓝芯,他双眼迷离似醉非醉地说道:“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不知姑娘来自何方,又为何出现在此?”
赵蓝芯:“小女赵蓝芯,赵家人。途经此地,闻声而来。”
“赵家未出阁的女子,真是意外,竟然让我萧雅竹给见着了。”
萧雅竹,赵蓝芯一听到这名字便知道他是萧家的三公子,相传此人是一个不思进取之人,整日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对抚琴和吹笛颇为热爱,并且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民间相传他的琴声和笛音可以将人内心的恐惧与情感无限地放大,有时候他的琴声还可以控制人的喜怒哀乐,使人悲喜交加,最后可能因无法承受这种情绪而自残死去。但这些都只不过是民间的一些传言,真正的到底是怎样赵蓝芯不得而知。现在看看眼前的这个萧雅竹,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的可怕,反倒是听了刚才的琴声有一种对他的同情感涌上心头。
赵蓝芯:“萧公子这琴声之中充满着哀愁,不知是被何事所困?”
“你说我这琴声中带着哀愁?你能听得出这琴声所要表达的情感?”萧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