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家,房子周围用竹子围了一圈,形成一个篱笆,沿着篱笆边的水泥路,干净整齐,没有多余的杂草,四月春天已知,盛开了许多蓝色的小花朵。
院坝的正中间,摆放了一张大圆桌,已摆上了七八个菜,一个老人坐在距离餐桌不远处的一根树下,不知是在睡觉,还是在思考,眼睛是微微闭着的。
一个老奶奶站在院坝最边上的水池旁洗菜,见有客人来,急忙热情地从房间里搬了两把椅子,李欢欢急忙地跑上前去,从老奶奶手里接过两把椅子。
两人尴尬得不知道该拿着椅子坐往何处,躺在藤椅上的老人却说话了,“你们两个坐在我旁边来。”
俩人也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椅子坐过去,李欢欢急忙从兜里摸出烟来,准备给老人敬烟。
老人手轻轻地挥了挥,示意不抽,李欢欢只好坐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显得十分的不自在,加上现在老王音信全无,内心更是十分着急,却不得不强压着心中的焦虑,静静地坐着,等老人先开口。
“坐靠近些。”老人终于说话了。俩人起身,又将椅子向老人的藤椅靠近了些,这时,一个中年妇女端了两杯茶出来,李欢欢看年纪,估计是女孩的母亲。
俩人接过茶,道了声谢谢,中年妇女就转身进入房子里去了,貌似好像还在做菜,穿着围裙。
李欢欢看着水杯里的翠芽,上下浮沉,散发着青春的清香。
“我们村的三根银杏树,是一个凄美的爱情。”老人缓缓说。
“老人家,您怎么知道我们在关注银杏树?”李欢欢问。
“你们不就是特意为此而来的么?”老人说。
老人开口的两句话,就将李欢欢和刘牛整懵圈了,他是何许人也?好像知道些什么的样子。
“老人家,请问您怎么称呼?”李欢欢问。
“老汉姓刘。”老人说。
“刘爷爷,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在关注这银杏树?”李欢欢问。
“你们两个先不急,先给你们讲个故事。”老人说。
李欢欢见也无其他办法,只好耐着性子,听老人说了,“好吧,老人家,你讲,我们听。”
“我祖上是刘裕的第三个儿子,你们知道刘裕是谁么?”老人问道。
“刘裕?”两人不由地将脑海里能记住的历史人物都排除了一遍,貌似都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
老人见两人的神情,提示的说,“他们不是近代的,是东晋末年的。”
李欢欢想了会,说:“是宋武帝刘裕?”
“是的。”老人说。
“哦,这么说来,我对他,倒是有一些了解,他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凭借自身的勇猛和智慧,一路征战,最后代晋称帝,最后好像是病死的。”李欢欢说。
“你说得不错。”老人说,“公元419年,刘裕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史称晋恭帝,第二年,也是就是420年,晋恭帝禅位给刘裕。”
这故事,难道跟这银杏树有关?还是与我们现在遇到的事情有关?李欢欢心里一片狐疑,但也顾不得许多,只好强压心中的焦虑,继续听着老人讲述。
“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但并未如此屈服,而是悄悄的组织一个暗杀小组,想要杀害刘裕的三个儿子,让其无子孙继承,从而夺回政权。其中第三个儿子为躲避追杀,一路逃亡,从武陵一直逃亡到我们这里。”老人慢悠悠地说。
李欢欢和刘牛俩人都听得蒙圈,不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地方志,甚至是民间传说,都没有听过、见过。
“然后呢?”李欢欢问道。
“他无意于争夺权力,对征战杀伐没有兴趣,但喜好文学,喜欢安静,却因父亲刘裕代晋称帝遭祸。他本来是想去武陵,去找到靖节先生在《桃花源记》描述的地方,但唯一知道线索的子冀病终多年,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