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说错一个字只怕要交代在这里,哪里还敢有丝毫讨价还价?
梁子信看程铎满脸的不忍直视,乃笑言:“蜀王曾说过,这些当官的对南燮称臣,或许会有优待,却不代表能为所欲为。想要继续掌权的,少不了被教导或被替换,总之得按照新的规矩办事,是以无需在这时候给他们太大面子。”
他说着这话,恍然间想起的却是二十多年前大夫人刚嫁入沈家,调丨教管事丫环时候的做派。要么学会简体字和数字符号,成为得用的人手,要么便自请离去,或调换岗位,终归不会因为关系面子便糊弄了原则规矩。
人都说沈大老爷是个随心所欲的浪荡子,最不愿守规矩,却不知他们夫妻俩才是真正的铁面无私。只他们的规矩不是用来困住谁,而是让人各司其职不出乱子,让上下沟通清晰明了,不至于相互推诿,平白消磨了时间精力。
便是沈淑窈,如今也学会这般作风,对待百姓看似和风细雨,其实处处严谨。有她作为榜样,整个天师道的核心弟子绝无侥幸懈怠者,一个个都紧着皮子三省吾身,就怕哪儿出了错被一通发落再无出头之日。
第270章 王氏覆灭
靠着程铎的面子和陈安的人脉,南燮顺利收服胶州寿州两地。不过名义上的投靠只是一个开始, 后头官吏大换血才是重头戏。
改制不是朝夕之功, 沈淑窈将楚家四位姑娘撒了出去,带着慈幼局教导的青年弟子,全权负责两地的安抚工作。楚暖嫣笑的极畅快:“封疆大吏之职呢, 我可是眼红很久了。”
青州楚氏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只族中男儿们更勤奋了许多。盖因家族议会一直在举行, 而姑娘们有沈淑窈在背后撑腰, 竟是连续几年都压着兄弟们占据优势,终于让楚家人再说不出“女子不如男”的话来。
所谓知耻而后勇,楚岷族长一边儿偏心女娃,一边儿给男子加油鼓劲,使族内子弟良性竞争,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勃勃。他虽然不入仕,却绝非没野心,若是楚家子能遍布大燮各处, 每一人都是举足轻重, 家族又何来不兴旺长久?
南燮在激起一串水花后又复平静,相较于扩充地盘, 沈安侯更在乎的是科技的发展和年轻一代想法的变革。他希望所有人都投身于这世界的改变之中,不仅仅是为官之道,还能欣然参与到科技发展中去。官场的争斗大多是内耗,远不如用这份聪明才智去开拓更多东西,而他也欣然愿意在各方面提供支持和肯定。
皇族或许还会考虑权利的平衡, 四家五姓拉一半打一半。可沈安侯却从不在意,只要是通过了考核按照规矩脚踏实地走上来的,才不管人姓什么。
世家亦不用再紧缩资源,培养嫡系打压旁支。如陈家这般扎根蜀州的早就不囿于官场,而是积极加入日新月异的科研事业之中,指不定就能在日后占据不可或缺的席位。
楚家更是第一个被沈安侯拉着见识了太多新事物的世家。从白玉纸开始,到后头的瓷器玻璃,甚至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有楚氏参与其中。或许在最初,他们能看到的还只是钱财收益,可当百姓的生活渐渐因此被改变,他们也完全意识到“创新”的重要。
参与坞堡建设,让土木工程和建筑学提上日程。以楚秀为首的一群青年央着沈淑窈牵线搭桥,给他们找来秀川理学院的力学书籍埋头苦读,今后说不得还要去学院进修。沈安侯对此表示出十万分的欢迎,楚岷亦是支持年轻人多想多看,不要限制了自己的眼界和思维。
胶州孔家的年轻子弟被族长大人打包丢去了西州,立时被彪悍的民风吓到快哭出来。他们就不知道这已经是沈安侯花了心思经营了三年才有的情形,相比北燮统治之下,已经好了太多。
孔墨竹也是个狠人,一直压着不让人管,直到自家子弟几乎要怀疑人生,才施施然带着一群“平民百姓”去救场。他早被沈安侯锻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