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只说老家有远亲要来投奔,怕是要给他们留下些位置,便婉言谢绝了卓府的好意。
如今爹爹乃御前的指挥使,官职不大,位置却极为重要。将来恐怕要探听爹爹口风,侧面打听国家大事的不在少数,这时候不防范些,以后便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了。
是以别人官家府中的仆人,她不用。那些在侯门府宅里油滑惯了,被转了几手出来的,她也不用。
待得人牙子带人入府,给褚家大姑娘相看了一圈后,对于这个小姑娘的精明镇定,也是颇有些印象。
官家的人牙可不同于市井拐卖孩童父女的人贩子。那可都是带着衙门文书,选买的奴仆都要梳理清楚出身来历的。一般人若是这些官家人牙的手里选买奴仆,还要看看够不够品阶位分呢!
他们经常出入王侯之家,一来二去,褚家大小姐掌家的消息倒是渐渐传扬开来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褚慎一路高走,连他家当初被随风捡来的看门狗看上去,血统都名贵了许多,压根看不出曾经流落街头的痕迹。
如今,巴结着褚家的人大有人在,哪里还管得哪个是褚慎的亲闺女,哪个又是继女啊!
刘氏如今可是在京城里有脸面了。
虽然儿子还未出仕,可是谁都知道,她未来的儿媳妇可是御前副指挥使的千金。
而且为人能干,在娘家掌管着那么的府宅子。可见人品甚好,才得了父母的重视。刘家是褚家的姻亲,儿子又是个能读书的,以后的前程准错不了。
一来二去,连盛轩妹妹盛妍雪的婚事都水涨船高,原先看中的,刘氏也反悔了,觉得女儿还可以再高嫁些许。
不过儿子的婚事却要抓紧了。这些日子,刘氏可听到不少的风传,说是那笑娘被许多侯门夫人夸赞,直说这位姑娘的婚事定早了。
刘氏可不想煮熟的肥鸭子跑了。就算儿子还没有省试,可是笑娘早些嫁过来,也正好伺候盛轩的起居饮食。只是到时候不准他们夫妻圆房,免得盛轩分心就是了……
这么打定了主意,刘氏只待褚慎伤好,褚家搬迁完毕就提迎亲的事情。
而等笑娘将府里的人事梳理清楚,内院管事和外院管事职责明晰起来时,已经两个月过去了。
爹爹褚慎的伤势好了大半,虽然不可骑马射箭,但是也能去宫中交接差事,熟悉下同僚部下了。
申阳郡主家倒是会选时候,眼看着胡氏清闲了下来,便邀了她带着两位女儿来参加茶会。
虽然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但正是梅开得正好的时候。
是以此番茶会的主题便是插梅映趣。因为恰逢外省的官员进京述职,也来了不少外省的官眷,一时间有不少脸儿生的夫人小姐。
笑娘的插花一道,在经历了几次茶会,又加之卓红珊小姐的捧场,已经芳名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