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一道进了内室。
王祥问道:“袁夫人的学堂办得如何了?”
“属下按照大人的吩咐,驳回了袁夫人的请求。”师爷道,“但是袁夫人不差银子,自己掏腰包买了田地庄子,自己花银子修学堂。”
王祥哦了一声道:“自己掏腰包吗?须知这是滁州,一切办学都要经过学政衙门。”
师爷道:“谁说不是呢。属下等着大人示下。”
毕竟是一品诰命,师爷不敢擅自主张。
王祥瞧了瞧外头的阳光道:“这几日天气不错,推我去瞧瞧,瞧瞧这学堂到底办得如何。”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在黎氏的牵线搭桥下,清浅顺利买到了山坡和良田,和黎大人也相谈甚欢。
清浅的打算是,山坡上建学堂,先建一座用着,后头若是再要修建,便依着山路建上去。
山坡下的良田,是留给学子们闲暇的时候耕种的。
不能死读书,不能不劳而获,这些良田便是给学生自作自吃的,清浅算了算,若是认真劳作,足够学生们吃用的。
林先生带着一群孩子在搬石头,孩子们口中唱着欢快的曲子,这是自己的学堂,自己要亲手搭建起来。
一群乡亲们也来帮忙,读书,在他们看来遥不可及,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的,如今他们的儿女在读书,他们无以为报,只能出力搭建学堂。
看着这一切,清浅含笑种下一刻树苗,期待它参天的一日。
王祥坐在推车上,远远看着这一切,冷笑一声道:“没有批准的,都属于不合规的,师爷,你拿着学政衙门的令牌,出面去制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