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老太太虽然一直以书香人家自居,但是从她来讲,真不是什么明白人,从她一直不肯叫阿珎回到国公府就能知道。
顾老太太也得承认,这个亲家对阿珎是真心疼爱的。顾老太太一直都明白亲家的心思,却并不想回应。王尚书有子二人,都是从读书上搏了功名出来的。王家大爷外放一州知府,除了长子长女外阖家都在外地。王家二爷如今在四夷馆里,不大不小是个正六品。
要是王家为长房的大公子求娶阿珎,顾老太太或许还有几分乐意。但王大公子已经娶妻,二房的长子王二,也并不是说有多么不好。顾老太太不喜的,是王家的二太太。
说起这位二太太,那真是一言难尽。因就只有王二一个儿子,一直就把儿子看的比眼珠子还重。当初阿珎在王家住着的时候,王二太太生怕公婆生出亲上做亲的想法来,忙忙地把自家的侄女也接到了身边儿,可是把顾老太太给膈应坏了。
她孙女堂堂的国公府嫡女哪,难道上赶着去亲近你一个六品官的儿子么?
还有一点,王二被他娘宠得有点儿过了,前程还不知道在哪里,身边已经被王二太太放了一个又一个的丫头。
就这一点,顾老太太也是看不上王家的。
“你的意思呢?”顾老太太就问儿子。
靖国公摇头,“门不当户不对的不说,儿子就想着,阿珎王家的那个表哥,实在不是什么良配。”
小小年纪就有通房了,他那会儿也是成亲以后才由着妻子给安排的好不好?
“那就再看看吧,京城里也不是只有王家。”
顾老太太对儿子的话还是很满意的。她也看不中王家。
“那下次若是王家再提起来,我便回绝了。”温氏点头。
按说,这儿女结亲,谁家乐意不乐意的也是正常。温氏这一回绝王家,却气坏了王老太太婆媳两个。
“真是岂有此理!”王老太太跟丈夫抱怨着,“阿珎从小在我身边长大,我疼她,跟在咱们家几个丫头有什么不同?莫非阿珎的终身大事,我说不得半句吗?”
王尚书年届六旬,头发都花白了。他出身寒门,早年间苦读,如今身子骨就不大好了。因此,就生出了致仕之心。只是两个儿子尚且不能撑起家门,他又只能苦苦熬着,想着等到儿子们更进一步后,再说致仕之事。
比起妻子来,王尚书能做到如今的位子,自然是更加精明。
“阿松配不上阿珎。”王松,就是他那个二房的孙儿。
他虽是阁臣了,可说到底,二儿子不过六品,门第对不上。
王老太太一拍椅子,“一个是我的亲孙子,一个是亲外孙女,怎么就配不上了?”
说着就抹起了眼泪,“我为了什么?当初阿珎母亲嫁给了沈家,我不乐意,你非得攀高儿。女儿没福气,早早就去了,我心疼孩子,怕她受了委屈才接到身边的。眼瞅着她一天天大了,如今也是要嫁人的年纪了,我更是舍不得了。”
“老二虽然官不大,那也是自己考出来的。往后,谁能说不能走到你这步儿啊?”
王尚书心说,这还真不能。他的儿子他清楚,长子尚可,次子能够入仕已经是幸运。在礼部里头这么多年,又有他看顾着,也没能有过什么大的成绩出来,这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前程也就这样了。王尚书倒也不求别的,儿子平平安安地当个六品官,也就罢了。
“算啦,沈家不乐意,咱们再去求别家也是一样的。京城里闺秀这么多,难道还能找不到你可心的孙媳妇?”
“我就看中了阿珎!”王老太太固执极了。她跟王尚书是贫贱夫妻,这么多年了,虽是脾气秉性不同,但夫妻间关系却融洽。她执拗性子一犯起来,声音也高了,“你以为我是为了门第哪?你想想,做媳妇的哪个不受磋磨?难道你就舍得阿珎去别人家里立规矩?到咱们家就不同了,我是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