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者的佩服:“那现在的母婴工作可真不简单,这种条件下还能够维持现在的母婴生存率,我只能说佩服。”
没有新生儿科,那他们就自己建设,从现在开始,从这家简陋的卫生院开始。
他们自己组建专业的医疗团队,他们自己搞出正儿八经的新生儿监护病房。
余教授神色舒缓:“你现在有合适的人选吗?我看这个卫生院,人手也很紧张啊。”
如果确切点儿讲,是现在全国医务人员都非常紧张。
“我想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培养现有的护士。”
这话听上去不太中听,但目前的情况是,卫生院还能想办法争取来实习护士分担护理工作负担,短期内想再找医生不是件简单的事。
“第二个就是培养赤脚医生,直接让经过一定医疗知识培训的赤脚医生专攻新生儿方向,再对他们进行专科训练。”
余秋迟疑了一下,“不过这有个问题,就是各个大队可能有意见,因为每个大队都要有赤脚大夫,人手协调上面存在一定的麻烦。”
她将侯向群、李伟民还有陈敏拉到红星公社卫生院,还是刘主任卖的面子。
其实她不是没考虑过直接将主意打到知青头上,像郝建国跟周伟民,他们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想当赤脚医生来着。
但这有个问题,那就是知青终将会回城,等过几年时间,他们成长为成熟的新生儿科医生之后,又直接走人了,那整个科室就会瘫痪。
余秋曾经听自己的导师提过,当初知青回城,对于他们下放地区的经济打击其实非常大。
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在下放地点从事的是技术工种,有的地方甚至知青走了,拖拉机都没人会开。
赤脚医生制度后来实行不下去,很大程度上也跟知青回城有关,人都走了,哪个来看病?
余秋不希望这样,她希望自己辛苦建设扩大的医院,能够在知青甚至她本人离开之后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发展。
这才是个成熟的医疗机构。
红星公社以及周围的老百姓并不会跟着知青一块儿回城啊。
余教授看着余秋手绘的新生儿病房,微微点头道:“人员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看刘主任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要实在不行,我托托老朋友试试看。参与一个新学科的建设,想必他们也有兴趣。”
余秋大喜过望,赶紧列出一系列单子:“这些医疗器材,麻烦你也去打听打听看有没有。要是没有的话,我在请陆师傅帮忙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
其实辐射保温台的原理挺简单的,实在不行他们就自己来。
余秋停下来喝水的时候,余教授突然间冒了一句:“小何的字写的不错呀。”
妈呀,教授这是在祭大杀器吗?余秋差点儿没被水活活呛死。
她捂着自己的嘴巴,羞愧地看自己写的笔记。
她必须得为自己证明,她曾经写字也不逊色于何东胜的,她小时候也是念过庞中华字帖的人。
因为写字好看,她小学时代还经常被老师叫到黑板上帮忙抄题目,吃了好多粉笔灰。
就算是万恶的高中时代,也只是将她的楷书变成了行楷。
至于她是如何一路堕落的?只要上过□□的门诊,当过三甲教学医院几年大夫,还能写出病人能认识的病历的医生,那都是大熊猫级别的存在,实在赶不上,也起码得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余秋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她支支吾吾,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事实上,余教授好像也没问什么问题呀。
头发花白的教授只朝余秋点点头,宾主自己名义上的女儿:“早点儿休息,我听说你昨晚就过来看急诊了。”
说着他站起身,手里头拿着余秋的笔记本跟讲义,朝办公室门口走去,推开门的时候,他感慨万千,“你已经是个大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