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尤浑费仲这样,身居高位,又有大权。
或是主管朝中大小事务。
或是左右诸侯与朝歌联系。
他们收点礼,很正常。
朝歌上下都知道。
帝辛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但收礼是一回事。
收礼收到超过朝歌的国库,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更重要的是。
收诸侯的礼。
和收君侯的礼。
那可又是不一样的概念了。
商朝因为武丁时期的动荡,以至于八百诸侯遍地走。
最终为了不至于让天下诸侯完全散成一盘沙。
这才有了四方君侯的出现。
说白了。
商朝并非是一个大一统的国。
而是五个国联合在一起的联盟。
四方君侯听令于朝歌。
但也正因为有君侯在,所以经常会有“我臣民的臣民,不是我的臣民”这种尴尬。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西伯侯,北伯侯这两家,给尤浑费仲送的礼。
甚至超过了这两家正该给朝歌的税。
这里面的问题。
就大了去了。
殷郊挥着手里的册子。
“其实本太子有一点很不明白。”
“你们这些当反派的,为什么都喜欢弄这么一个账目。”
“然后就等着本太子这样正义之士拿到手呢?”
尤浑和费仲脸色一变再变。
“假,假的,一定是假的。”
费仲不由得大叫起来。
此事要是坐实。
死的可不仅仅是他。
他全家都要祭天。
殷郊笑了笑。
“那要不这样。”
“本太子亲自代父皇去费大夫你的家里搜一下?”
“要是能找出这些账目里的钱财美人,想来就可以证明,这账目是真的了吧?”
费仲身子摇晃了一下。
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殷郊又看向尤浑。
“尤浑总管,你呢?你觉得这账目是真的,还是假的?”
他一边说。
一边翻动着手里的账目。
“说起来,尤浑总管的字,很好啊。”
尤浑当年能被帝辛发现,并开始提携。
正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
在当代,因孝举官,因智举官,因名举官者,比比皆是。
尤浑这样因字举官者。
也不在少数。
尤浑的账目是他自己写的。
那字体。
帝辛一眼就能认出来,错不了。
尤浑连狡辩都做不到。
他唯一想不明白的,就是自己的账目藏得极深。
不但有卫士日夜守护,
甚至还有仙人赐下的阵法保护。
但就算这样。
还是落到了殷郊的手中。
殷郊把几本册子交到帝辛手中。
“父皇,你自己看着办吧。”
“对了,梅司徒,记得把你的弹劾奏章交到本太子东宫里。”
“还有,刚才那些要削掉本太子储君之位的,本太子可都记得你们。”
“记得一定要让父皇把本太子的储君之位削了啊。本太子等这一天,可是等太久了。”
殷郊一直不想当什么人皇。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武成王那样,以武镇国的大将军。
他小时候第一次提起这件事,想要把储君之位让给弟弟殷洪。
打算自己去当下一任武成王的时候。
被帝辛吊起来打了足足两个时辰。
但现在。
他不怕了。
他放飞自我了。
有娲皇圣母的弟子,勾陈大帝在身后撑腰。
还有一位勾陈大帝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