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乖乖呀,现在可是一百二十八抬了,这王府到底准备了多少的嫁妆?”
路边的这些老百姓伸着个脖子数着,他们一大早好不容易在这里找到了个位置,等到回去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围着他们打听消息呢,这可是京城近两年来的大事。
“不仅仅是数量多了,你看看这个质量也相当的不错,就说刚才抬过去的宅子和田地,那可就足足一百顷地。”
按照这个年代的规矩,十顷地一块土坯,那就代表着一百五十亩田地,一般达官贵人家嫁闺女,二十顷地就差不多。
就算到了王府这个层次,五十顷地也就打住了。
康亲王府这边足足多了一倍。
“还有那些宅子呢,那可是过去了六套宅子。”
另外一个人也不甘示弱,赶紧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
一块瓦片就是一处宅子,或许也有可能是一处店铺,反正京城这个地方寸土寸金的,康亲王府这一次的确是下了大力气了。
“一百九十六……”
最后一抬嫁妆算是过去了。
很多人感觉到自己的脖子都酸了,不过这也是值得的,从京城有历史到现在,恐怕这应该是最丰厚的嫁妆了。
当年高绍义的父亲把大姐嫁给李明山的时候,那就是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京城传颂了足足十来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李明山。
现如今高绍义娶媳妇就更加厉害了,光是这些嫁妆也足以变成京城豪富。
“本家克城郡王添箱…”
康亲王府的嫁妆走完了之后,马上就是有头有脸的亲属给文青郡主的添箱礼。
克诚郡王是文青郡主的亲叔叔,虽然这些年一直都是个闲散王爷,并没有在朝廷当中有什么职位,但是这一次出手也比较大方。
最显眼的就是三十顷地和两处宅子,后面就是一些名贵的家具和各类装饰品,足足凑了二十四抬嫁妆。
“外祖荣国公添箱…”
荣国公是文青郡主的外亲外公,但是爵位比不上克诚郡王,所以随过来的李自然就要次一等,不过也凑了二十抬。
“本家锦国公…”
锦国公是康亲王的堂弟,十八抬嫁妆。
“本家樊成候…”
康亲王的表弟,十六抬嫁妆。
“外家柱国大将军…”
文青郡主的大舅舅,十四抬嫁妆。
“外家前锋营总管。”
文青郡主的二舅舅,十二抬嫁妆。
剩下的就是一些远亲,这个六抬那个四抬的,足足拉出去了好几公里。
“康亲王的这场婚事办的可真是够场面的,半个京城的权贵都来捧场了,我估计这些抬嫁妆的力巴都被他们给用光了。”
光是看嫁妆这个环节,就足足过去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了。
一抬嫁妆两个人抬着,现在得过去了四五百抬了,侯爵府的家底儿一瞬间得变成京城排名前几的了。
“这算得了什么?咱们小侯爷从海城和使馆区那边运回来的税款,据说加起来超过一千万银币,小侯爷自己落到手里的,还能少了?和那些钱比起来,这就是个小数。”
京城当中好事的人不少,给高绍义算家产的人就更多了。
“那个没办法算,原来这些洋人一毛钱的税款都不交,也就是咱们小侯爷能够治得了,他们从洋人的嘴里不管抢多少的钱,咱们爷们儿看着就是高兴。”
“这话说的对,也该来个人治治这些洋人了,前些年咱们不是有很多商人能和这些洋商竞争吗?可后来不都关门了吗?就是因为这些洋人不交税,他们的成本比咱们低的多了,打价格战也把咱们给打死了。”
这个话算是引起了共鸣,街面上的很多人都议论起来了,从镇虏军出现到现在,洋人做买卖也得按规矩来,所以市面上的买卖比较好做了,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