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之离开后,王献之走到大殿外面。
武陵王与小皇帝站在大殿外面,其他官员已经离开了。
看到王献之过来了,司马聃开口叫道:“王七郎!随朕到宫里坐坐!”
王献之笑着点头。
进殿后,司马聃让宫人退出去,他出声问道:“王七郎打算如何征粮?”
武陵王看向王献之。
殿内挂着一份绢布地图,王献之走到地图前面,开口言道:“陛下、武陵王请看。这是蛟龙运河即将开运,沿线所有地方都被各大世家投标下来用于开发项目了。献之打算,加长蛟龙运河的线路。从淮南,修至邺城。再从邺城,修至范阳。”
武陵王不解:“中原已经收复,为何还要修建运河到中原?”
王献之原来的确说过要加长运河线路,但是加长运河线路,是为了收复中原。可如今,中原已经收复。武陵王不知道王献之为何还要坚持修建运河。
王献之告诉武陵王:“运河的作用,并非只是为了战事运输。其最大的作用,是发展南北经济。如今南方经济繁荣,北方经济枯竭。收复中原后,朝廷政权必定要迁回洛阳。献之的建议,是先发展北方经济。待北方经济繁荣后,晋室再迁回北方。如此,江山才能长期稳定。”
武陵王与小皇帝听得认真。两人纷纷点头。
司马聃开口言道:“王七郎所言甚有道理!”
武陵王颔首,他问道:“不知王七郎打算如何征粮?”
王献之笑着说道:“先前举办完第一次招商投标活动后,献之向各大世家透露过朝廷打算延长运河线路到中原一事。”
司马聃若有所思地问道:“莫非王七郎打算问各大世家要粮?”
王献之摇头:“是再举办一次招商投标活动,让各大世家参与投标。投标所得收入,上交国库。献之打算,先让袁氏商铺替朝廷出粮,将粮食送到秦国那边救济当地晋人。随后,朝廷再补偿袁氏商铺。”
司马聃点头:“如此甚好!”
武陵王颔首,他笑着言道:“小王以为,还如从前那般,鼓动诸位捐粮出资出力,帮助秦国当地的晋人。”
当年赵国内乱,中原大乱,为了接百万遗民过江,王献之等人可是费劲了力气,晋国上下团结一致,才挺过这一关。
王献之笑着言道:“今非昔比。晋国已经富强了。”
武陵王感叹:“是也。今非昔比!今日之晋国,强大矣!”
司马聃心情轻松愉快,他笑着说道:“晋国能有今日,全靠王七郎!”
王献之摇头,他说道:“并非献之一人功劳。一个国家的强大,与每一位百姓脱不开关系。只有上下团结,一同奋斗,国家才能富强!”
武陵王说道:“若是非要挑出王七郎的缺点,小王以为,是过于谦虚!”
司马聃点头,赞同道:“正是!王七郎太过谦虚!王七郎为晋国付出这么多,如此功劳,哪怕封王也可。可朝中多数世家却阻挠王七郎升上三公之位。”
提起这件事,司马聃皱起眉头。
王献之淡笑着言道:“是否能升为三公,献之并不在意。献之只怕有朝一日陛下与殿下开始猜忌献之。”
上一次,小皇帝的疏离,让王献之起了担忧。若是小皇帝听信他人挑拨,将来疏离他,开始防备他,打压他。那么接下来的路,就艰难了。江山一日不定,天下尚未太平,王献之心里就不踏实,就没办法好好享受生活。所以,他需要将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哪怕将来小皇帝与司马氏猜疑他,打压他,王献之都要坚定走自己的道路。不能让这些人妨碍他做事!
只有权力在手,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是荀羡教王献之的道理。
闻言,司马聃与武陵王两人愕然。
司马聃立马说道:“朕绝不会猜忌王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