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青年们的声音热情嘹亮,欢快无比,远远地一直传到了鹿鸣湖上。惹得里面持扇而坐的瑶华忍不住微微一笑。
旁边的喜娘伸手扶她,“新娘子,吉时已到,要拜别父母长辈上轿了。”
瑶华稳稳当当地扶着她的手站了起来,随她去了前面的花厅。
花厅里,高案上供奉着和昭夫妇的牌位。瑶华叩拜完父母,又叩拜今日来当她长辈的薛太妃。
薛太妃看着一身华丽嫁衣的瑶华,隐隐有一种遗憾被弥补的满足。她才不管那些劝诫女子顺从贞静的话,“华姐儿,你跟二郎能有今天,是你们的运气和缘分。既成夫妇,需时刻记得互相扶持,真心相待,同甘共苦。你们都是有福气的人,日后必能心意顺遂,儿孙满堂,福泽延绵。”
瑶华轻轻颔首,“太妃所言,瑶华谨记于心。”
喜娘笑着唱道,“吉时已到,新娘上花轿。”
恩哥儿还被薛居正夹在肩膀下呢,听到喜娘这么喊,连忙推搡着薛居正的手臂,“你快放开我!”
薛居正嘀咕,“你还没我胸口高呢,是能背动你姐还是怎样。”但还是把他放了开来。
恩哥儿整了整衣冠,走了过去,牵住了瑶华的一只手,脆生生的道,“姐姐,我牵你上轿。”
然后顺道白了薛居正一眼:我背不动,还不能拉着走吗?
薛居正被这嫌弃的直白眼神给伤到了,捣了崔晋庭一下,“你家这小舅子,我怎么觉得日后会很难搞呢?”
崔晋庭呵呵笑,双眼不离瑶华,“他只有一个姐姐。你不用操这个心了。”
喜娘将瑶华扶进了花轿中,高声唱道“起轿。”
礼乐立刻欢快地奏起。崔晋庭翻身上马,在前面引着花轿围着鹿鸣湖走了一大圈,尤其特地从明湖学馆的门口经过。
有些学子们都跑出来看热闹,一看同窗和尧恩跟着迎亲的人同坐在一匹骏马的背上,顿时欢呼了起来。
和尧恩笑着冲着同窗们挥了挥手。旁边的闵江立刻让人给学院门口送了许多喜糖喜饼。
众学子先生们连连高呼恭喜。只有人群中的江海清凝视着掌心里鲜红的喜饼,不禁黯然。
热热闹闹的迎亲队伍从另外一边抵达了新的宅子。一连串热热闹闹的步骤之后,喜娘将瑶华引进了喜堂之中。
他们沿着鹿鸣湖转了一大圈,但是锦朝长公主和薛太妃只是从瑶华的院子走到了新的院子,早就端坐在堂上,等着新人进来了。
只是这边的高案上供奉着崔冼智的牌位。
司仪高唱着三拜。
崔晋庭欢喜的望着对面执扇的瑶华,等到夫妻对拜的时候,特地稍稍慢了一下,等瑶华福下身去,他才行礼。
旁边薛居正捂住嘴吱吱的笑得像只耗子,直到司仪喊了礼成,他才笑着喊了出来,“新郎官,你刻意比新娘子慢一步,是不是早就盼着新娘子管着你了。”
民间都有赶拜的讲究,说是夫妻对拜时,谁先快一步行礼,日后便能压对方一头。崔晋庭这般小心,却不想被薛居正喊得众人皆知,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薛居正笑道,“快看,快看,他居然也知道脸红!”
这下连锦朝长公主、薛太妃和陈公公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瑶华被引入喜房坐于新床上。崔晋庭也在她一旁坐下。绯蓬头一个忍不住了,抓起盘子里的果子、彩纸、金钱等物就往床上丢了过去。
小青年们连忙哄抢,有学有样,又听到芟秋道“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他们哈哈大笑,将那几个喜盘直接端到崔晋庭头上往下倒。
崔晋庭又不好躲又不好恼,只能笑骂,“你们给我等着!”
薛居正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威胁,笑道,“你还要等,反正我们是不等了。”
有人叫嚣着,“居然还敢威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