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打交道,还要拉水、电、网络……好在后面这几个问题Lina姐本就已经想好了,她那个拿地的朋友在这当地还有点能量,于是她打算那前面那些证也请托朋友去帮忙看看。
两人又核算起来费用,现在自然也不可能太过精确,预计先来个三百万,Lina姐出一百八十万,李如洗出一百二十万,但她要求其中一栋小木屋离得远些,她带着宝宝居住,或者由她出钱,自己在略远一点的地方建一栋自己的木屋。
Lina姐自然觉得没问题。
于是她们碰了几次头,就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Lina姐去办前期的所有那些手续,而李如洗开始找建木屋的公司、建阳光房的公司、各种园艺资材……
说起来,这还是很复杂的问题呢!
建木屋当然要比建房子的难度低得多,建设速度也快得多,美国有很多私人住宅就是木屋。
而且李如洗还打算建双层木屋,内层地板墙壁天花板就可以不必再多装修了。
双层木里头要有隔音层、防火层、保温层。
木头的厚度、坚固度要求要高一些。
木屋外面一律涂白色户外木油,屋顶用墨绿色德高瓦。
虽然是木屋,窗户却配了很多,有的是大面积整面墙的落地窗,把山色引入,有的是修长的法式落地长窗,优雅美丽,外面还有木百叶。
二层的木屋外面带小阳台,一层小木屋则有回廊。
小木屋都散落在山坡上相对平缓的地方,有的还要临时填起来,主建筑则是坐落在山脚下的平地,面宽二十多米,进深十米,二楼有四间带阳台的南向客房,三楼比较小,做了两间带露台和阁楼的亲子客房。北向则完全是楼梯和通透的大幅玻璃。
一楼是厨房、仓库、员工房间和Lina姐自己的房间。
这栋房子也是白色的木结构房屋,带回廊,南向通往阳台的也几乎全是法式落地长窗,尖尖的屋顶错落有致,层层退台。等到藤月爬到木百叶窗时,看上去大概和童话也没什么两样了。
附着着主建筑的阳光房很高,有四米有余,在屋子的东侧,面积大约有一百平米左右,是蓝绿色的。
阳光房里将放置大量热带植物,还有八组左右的桌椅,另外一楼回廊里也将放置四组左右的小小桌椅,以备将来客人用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