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又用干净的水仔细洗了伤口,找了个快用光的红霉素软膏,涂了涂。八十年代农村条件的艰苦,只能因陋就简。
刚歇口气,罗芳又来找她。原来学校下了通知,让她们几个考上中专的尖子生去一趟,准备一下镇里开表彰大会的事。罗芳有自行车,可以带着罗芙馨一起去。
罗芙馨赶紧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上罗芳的自行车后座,一起到学校去。经过田埂的时候,告诉了周连富和罗雪梅一声。
得知这两女娃子成绩好,罗家岙又出了两个中专生,未来的国家干部。村里人纷纷交口称赞,对周连富和罗雪梅羡慕不已。
享受着别人的吹捧,罗雪梅开始觉得女娃子会读书,到也不错。
第17章 :小小农女志气高
“什么?你不准备去中专,准备上高中?为什么?”
陆桥镇中初三(1)班的班主任吴秀华一下跳起来,满脸惊讶。
面对老师罗芙馨毫不怯懦,昂首挺胸。
“吴老师,因为只有上高中,我才有机会考大学。”
“考大学?你想去上大学?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可太让吴秀华感到意外了。
知道自己的决定很突然,很意外,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还很“愚蠢”,但她心意已决。
“对不起,吴老师,给您添麻烦了!”
明明已经填好了志愿,却突然临时变卦,任谁都会觉得她这是没事找事,给人添乱。可凭着她一个乡下小丫头,想要更改志愿,那是万万不能。除非能得到老师的支持,学校的帮助。所以,这件事可以瞒着家里人,却不能瞒着班主任老师。
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哪怕被骂胡闹,也要说服老师帮助自己。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班主任吴秀华在最初的惊讶之后,却并没有表现出烦恼和生气。相反,倒有些意外之喜。
“不不不,不麻烦,不麻烦!上高中,考大学,好啊,有志气!”
这话让罗芙馨双眼一亮,有门。
吴秀华搓了搓手,兴奋的在办公室里转了两圈。
“你是怎么想的呢?怎么就突然想到去念高中考大学?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是啊,何止是不容易,还不受人理解呢。毕竟八十年代在农村乡镇群众眼里中专的含金量可比大学高多了!
为什么呢?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发展工厂企业,当工人就是端上了铁饭碗,不仅有技术,而且福利高。读三年中专,毕业就能直接分配到工厂企事业单位当干部,又便宜又快捷,还收益高。
与之相比,上大学还得念高中。高考要是失利,就只能上大专。大专看起来比中专学历高,可白白浪费三年高中时光。等你大专生去单位,人家中专生早就已经是“老干部”,坐稳了位置,大专生反倒成了“新人”。
就算高考成绩好,进了大学。那也得再读四年书,才能毕业找工作。这三年又三年的,农村乡镇人家哪里供得起。
大学毕业生国家也包分配,比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报社,电视台的工作是清闲整洁多了,可拿的工资也不比企业单位高多少,有些福利还比不上企业。
就算继续深造,成了专家教授,收入也没有太大的提高。
等到九十年代,下海浪潮冲击下,无数人靠着做生意倒买倒卖发了大财,而那些曾经的专家教授们却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以至于社会上都流传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类读书无用论,越发显得受高等教育划不来。
然而罗芙馨明白,这一切最终都将改变。国家建设离不开方方面面的人才,技术工人是人才,专家教授更是人才。想要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只有接受更高的教育,成为更优秀的人才才行。
她重生一回,怎么还能落人之后?
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斟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