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帝国现在的实力,如果他们不想把这些地区割让给奥地利,就必须要想办法还清债务。
伊万诺夫的战术看似稳妥,实则是在奥地利人打工。战后沙皇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势必要割让大量的领土抵债,我不信沙皇政府能够接受。
只要再打几次胜仗,看似大局已定,沙皇政府就会逼着伊万诺夫出来和我们决战,或者是换人。”
政府主张扩军,军方的老大却反对扩军。这样诡异的事情,在世界历史上都不多见,现在却真的发生了。
毛奇非常清楚,他这个决定会令很多军方将领不满,毕竟扩军是大家最好的升官机会。
但是没办法,这场战争进行的非常激烈,普军每个月都要付出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的人员伤亡。
极限动员看似解决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普波联邦人力有限,极限动员只是在消耗后期的动员能力。
本来就是在诱敌深入,搞一大堆军队出来,放在家里不动,沙皇政府怎么可能放松警惕?
不放松警惕,让伊万诺夫那家伙继续指挥,双方一直拼消耗,最先撑不住的还是普波联邦。
况且,新编部队短期内无法形成战斗力,想要主动发起决战都做不到。除了增加消耗外,对战局的帮助并不大。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元帅阁下,我承认你得很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还有国际势力。
我们和伦敦政府的谈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外交上他们已经出手了,北欧联邦的威胁不复存在。
假如我们动员三百万军队,沙皇政府想要继续保持兵力优势,势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
那么他们要动员多少部队,究竟是五百万、还是六百万?
军队是吞金兽,我们有英法的财力支持,再坚持一年也不成问题,沙皇政府能够坚持多久?
我不认为奥地利会无限度的支持俄国人,他们投入的资本已经够多了,必然要考虑收回成本的问题。
外交部已经向维也纳政府释放了善意,我们做出了重大让步,不在谋求俄国戎押给他们的领土,并且支持他们获得君士坦丁堡。
当然,这些可能打动不了他们,不过稳住奥地利还是够了。只要维也纳政府动摇了,沙皇政府就会因为缺乏资金,无法继续保持兵力优势。
敌人没有了优势兵力,我相信元帅阁下有得是办法击败他们。这比等着敌人犯错,风险要得多。”
看似平淡的背后,实则是权力的博弈。按照政府的意图扩军,靠财政托死俄国人,那么主导这次战争的主角就由军方变成了政府。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背后还有英国人影子,伦敦政府的突然出手,给了柏林政府抢夺主导权的机会。
毛奇咆哮道:“疯子!杰弗理,你真是一个疯子!
居然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莫非你真的以为英国人,就会一直支持我们了?
稳住奥地利?
啊,上帝!
杰弗理,你还真敢想啊!
参合到英奥博弈之间,还想把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你是嫌我们的麻烦还不够大么?”
不是毛奇悲观,实在是杰弗理的计划太理想主义了。一切都建立在英奥两国,跟着他们剧本走的前提下。
假如英国人不继续提供贷款,又或者是因为英奥两国博弈,维也纳政府继续向沙皇政府提供贷款,都会给普波联邦带来灭顶之灾。
国家和国家也是不一样的,英奥两国的财力不是普俄能够比的。只要利益足够大,拿几个亿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并非不可能。
杰弗理·弗里德曼冷笑道:“元帅阁下,你多虑了,风险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如果你知道我们欠英国人多少钱,你就明白伦敦政府为什么会支持我们。
光本金就高达2.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