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好,所有的私自决定都是为朕在尽快打下江山。
一派胡言。
——
陆家别院。
汪举人、崔举人、杨明远凑在一起正在喝酒说话。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宋孝廉这次不过是倒霉,没遇上欣赏他的人,唉。”
崔举人心想:
有机会的,他不信宋孝廉会被埋没。
大不了,三年后再来。
不信三年后,阅卷官还会是原班人马,到那时,一定会有欣赏宋孝廉锦绣文章的官员。
如若宋孝廉想在这三年里寻一官半职做做,他别的不敢许诺,但是等他殿试后要是能幸运的被授职,他一定会帮宋孝廉,举荐是没问题的。
就是担心恐怕连这个机会也没有。
宋孝廉是谁?
那是需要他们要助力的人吗?
不存在的。
汪举人瞅了眼崔举人,俩人思想同步:
“这还用说吗?我们这里有一个算一个,都会如此,就是怕没这个机会。
所以先别说那没用的了。
眼下,我倒是担心宋孝廉一家要收拾收拾离开京城了。
我是以己度人,换成我,我就会走。
先离了这里,回老家再说。
那我们是不是要另寻住处了?不可以让宋孝廉为我们再为难。”
毕竟是蹭住,借光。
不想让宋孝廉连回老家都要因他们有顾虑。
怕宋孝廉为难,他们一家要是走,他们该如何之类的。
说的对。
经汪举人提醒,崔举人和杨明远刚要起身,去组织大家谈谈这事,有人敲门。
小厮将门打开,宋福生手里拿着十几张纸边笑边走了进来。
“明远啊明远,你这啰里啰嗦,写的是几个意思。”
这小子,应该是担心他上火。
大榜下来后,回府啥也不干。
听说关进书房里查了不少史书,将历朝历代科举失意的重臣进行了一个汇总,写成了一封信,交给了铁头,让铁头转交给他。
大概是想劝他,暂时的失意不算什么,明天会更好。
杨明远耳朵微红,没想到叔直接将他的心思说破。
“你们啊,安心准备殿试,这殿试接踵而来。
尤其你,明远,将心思用在这方面。
正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要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