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会上,给自己这个新认回来的争气小孙孙保驾护航。
手稿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至于李方明第一天上朝会遇见什么事,他会如何表现,卫国公李靖又会怎样护崽,就又成了新的吊着胤祥的钩子。
这后面怎么就没有了呢!胤祥面对着最后一页手稿,手指还下意识的在页边搓了搓,希望能再搓出一页来,可惜他注定是要失望了。
有了之前那几天的沉淀,现在的胤祥已经不是刚刚掉坑的那个胤祥了,在坑底呆了几天,他已经掌握了如何将抓心挠肝的躁动心态,迅速切换到躺平认坑的平和姿势的方法了。
所以,这一次虽然也被坑得不轻,但胤祥也只是发出了一声过来人的叹息,便坚强的接受了这个存稿已清空了的现实。
胤祥重新打起精神,与苏培盛要来了纸笔,便在小几上誊抄起了手稿上的内容。
时间点滴流逝,待胤祥将手稿全部誊抄完毕,也差不多到了该用晚膳的时候了。
早先胤禛已经做完了手头上的事情,但见胤祥抄得专注,便也没有打扰他,只拿了本书在手上随意的翻阅,脑子里则是想着九十之事,明日该如何与皇阿玛呈禀。
毕竟这四九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九十是跟着老八混的,与他素来是不怎么合得来的,他若贸然与皇阿玛提及此事,难保皇阿玛不会多想啊!
可若是不与皇阿玛直言此事,又恐多生事端,这事儿难的不是与皇阿玛张这个口,而是要用何种方式去说这个事儿,反正胤禛自己怎么琢磨,都觉得他为九十求差事这个事儿挺别扭的,若是让他站在爱护弟弟的角度,去跟皇阿玛求这个事儿,对象若是换成十三还行,换上十四他都觉得假,就跟更提九十了。
胤禛为这事儿纠结的时候,就不免有了一种近似‘当时脑袋怎么就进水了’的感慨心情。
没等胤禛想出个所以然来,胤祥那边就撂笔了,苏培盛正支棱着一只眼睛盯着那边呢,见十三爷这边完事儿了,立马就过来请示胤禛,“爷,是不是该摆膳了?”
胤禛被苏培盛的声音给唤回了神,他往胤祥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他已经开始收拾手稿了,便对着苏培盛摆了摆手,“去安排吧。”
胤祥将誊抄好的手稿放进了来时装着原本的匣子里,两兄弟很快便移步客室。
净手入座后,二人面前便首先被各自放了一碗汤。
胤禛面上刚刚露出了些许的疑惑之色,苏培盛便在一边溜缝的解释了这道汤的来历,“这道鹌鹑乳鸽汤,是林主子今儿看了书里说,鹌鹑可以补中气、强筋骨,乳鸽健肝益脑,利精血,暖腰膝,且书中有言一鸽胜九鸡,秋季进补最为适宜,今儿午后便特意让采买的奴才去买了几笼鹌鹑和乳鸽回来,这盅汤啊,下午的时候林主子就叫膳房给炖上了,林主子说了,让主子爷,”苏培盛顿了顿,又对着胤祥笑着躬了躬身,“还有十三爷,进膳之前先用上一碗暖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