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刘紫魏催促的目光,楚太子低下头眼中冷色一闪而过,再抬起头时又恢复如常,他朝昌平帝道:“拢月自幼痴迷诗词之道,此回周游列国,也是为了同各国能人切磋诗词,增长精进。若让她比试旁的,恐怕失了初心。遂,恳请大雍陛下让拢月同泰清公主比试诗词。”
这话一出,满座哗然。
四国皇子那边有人忍不住乍舌:“也真豁得出去......”
还真没有听说过这种事,自己改了规则,到了后面发现并不合自己心意又要改动,实在不顾脸面,够豁得出去。
那些议论声让刘宗闻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但是事到如今,只要他们能赢下这场比试,就不用再担心旁人闲话,毕竟话语权终究是掌握在胜者手中。
下定决心,刘宗闻开始计划如何才能让昌平帝不得不应下他的请求。
“泰清,你看如何?”昌平帝面色威严,教人看不出喜怒,他没有直接回答刘宗闻,而是先问了段嫣。
众人这才想到,此回同拢月公主比试的人,就是这位泰清公主了。
段嫣毫不怯场,顶着众人目光朗声道:“既然他要改规则,便让他改,以免人背后说我们大雍度量不行。”
原本有这个打算的刘宗闻动作一僵。
“不过凡事皆有来有往,他们要改,儿臣也要改。”
昌平帝颇有兴趣,问她:“那泰清说说看。”
“拢月公主想要与儿臣比诗词,那儿臣便同她比经算。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经算术数只是其中一道,总不会连这些都不曾学过罢?”说到最后一句时,段嫣甚至明晃晃地看向刘紫魏。
收到这样赤裸裸的挑衅,还是她一直瞧不上的人,刘紫魏感到可笑的同时又一股怒意直冲天灵盖,她捂着嘴娇笑一声,没多想就在刘宗闻之前应下了。
“乐意奉陪,荣幸之至。”
刘宗闻脸色瞬间全黑了。
段嫣可不管他是不是后悔,径直就上了云台,同刘紫魏各占东西一角。
一书生问道:“两位殿下,是先比试诗词,还是经算呢?”
段嫣颇有些小孩子气地扬起下巴,指向刘紫魏处,“来者是客,便让她先。”
台上传来两三声笑,刘紫魏有些茫然的同时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她指头绕过簪上珠玉流苏,触感冰凉,人也冷静下来,然后对着段嫣假笑道:“那便多谢泰清了。”
直呼封号,意图将自己抬到更高的地位。
段嫣扫她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对着大儒那边颔首,示意可以开始了。
因为是临时提出来的要求,而且是今日第二回 比试诗词,大儒思维跳脱地挑了个与前一个完全不同的题。
“这回,便以‘儿女情长’赋诗,口头作答,纸上誊写,均可。”
刘紫魏飞速在脑中搜寻有关儿女情长的诗,略去几首她之前在众人面前使用过的,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北魏昭成帝十九世孙元稹的《离思五首》,言浅之处见情深,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自觉这次比试已经十拿九稳,刘紫魏故作文雅地将鬓发往后一挽,矜持道:“倒是有些灵感了。”
说完这句话她就静静站在那儿,远远瞧去也有点美人像。一旁静待她开口的书生刚想提醒她开始,伴在昌平帝身边的张贵妃就懒懒开了口:“还要本宫请你不成?没点儿眼力见。”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被张贵妃讥讽得颜面尽失,刘紫魏只感觉就连头顶簪着的流苏脆响声都在打她的脸。但那位是大雍出了名的宠妃,极得圣心,刘紫魏也不敢做什么,只勉强维持脸上的表情,让自己不要太狼狈。
不就是个出卖皮相的女人,有什么得意的,等日后年老色衰,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她心里咒骂一番,倒是不敢再拿乔,清了清嗓子便开始吟诗。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