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都娶妻生子了,分家更好。省得等他百年后我们兄弟为家产起纠纷,这样反而会伤了兄弟情分。”
汤氏很是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是母亲不喜欢我,所以想要分家。”
方辉笑着道:“你多想了。分家的事,爹两年前与我说了。这次回京,一来是为娶你,二也是为分家的事。”
汤氏反应很快,说道:“那分家后,我们是不是就要去桐城?”
“嗯。等将分到的产业梳理下,我们就回桐城。”说到这里,方辉道:“对了,爹说京城的先生比桐城要好。所以壮哥儿会留在京城,不会跟着我们回去。”
汤氏听了并不意外,长房长子很多都留在祖父母身边的。
因为宁湛跟方辉都表示分家听宁海的,而肖氏跟曾晨芙也没任何异议,所以第二天分家特别顺利。
产业分完以后,宁海朝着宁湛说道:“阿湛,你先出去,我有话跟你大哥说。”
宁湛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可以肯定这事与分家无关了。若不然,也不会在产业分完后说了。
宁海将一张拟好的单子递给方辉,说道:“这些产业我准备过户到壮哥儿名下,你意下如何?”单子上列出来的田产铺子,是方辉分到产业的一部分。
方辉愣住了,良久后说道:“爹,您这是做什么?壮哥儿是我唯一的儿子,我的东西以后也全都是他的。”
宁海直言不讳地说道:“现在你是只壮哥儿一个儿子,可过不了多久就不是了。”汤氏又不是不能生,而且瞧方辉对她的喜爱,怕是以后生三五个都不成问题。当然,当长辈的自然喜欢多子多孙。可是,他也要保障壮哥儿的利益。
壮哥儿是宁海的第一个孙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这感情,自然格外不同。如今他又准备将壮哥儿留在京城,到时候壮哥儿与方辉一年难得见到一面。而汤氏生下的孩子能日日陪伴在方辉身边,时间长了,会怎么样真的无法预料。
方辉有些难堪:“爹,壮哥儿是我的嫡长子。就算我以后还有儿子,也是以他为重。”
宁海沉默了下,说道:“你知道吗?你母亲经常说我偏心于你,说我对你事无巨细地悉心教导,可却从没管过阿湛。其实你母亲也没说错,自小到大,我确实没管过阿湛。”不管是学业还是终身大事,都是太后在操劳。
能在太后身边长大,然后与四位皇子交好,宁湛的这种际遇多少人羡慕呢!结果到肖氏嘴中,好像还受了莫大的委屈,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
方辉心头腹诽,面上却是说道:“这不是情况特殊吗?若是他留在爹身边,爹肯定会悉心教导他的。”
宁海摇头道:“对阿湛,我确实没尽到一个当父亲的责任。”所以妻子责怪他,并无道理。好在阿湛不计较,也很孝顺。
这话,方辉就没法接了。
宁海跟方辉说这事,是想让他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真的一碗水端平。
“阿辉,你就当我只给你一成半的产业,另外一成半给了壮哥儿吧!你放心,这些产业我会收着,等他娶妻生子后我就交给壮哥儿。”只希望,他能活到那个时候了。
方辉很憋屈,归根到底还是宁海不信任他,觉得他以后会委屈了壮哥儿。
哪怕心里不舒服,可宁海将话说到这份上,他知道自己反对也没用。
兄弟俩人去衙门过户的时候,宁湛才知道方辉一半的产业放到壮哥儿名下。
回到家宁湛就肖氏说了此事,然后问道:“娘,这事爹之前跟你说过吗?”
肖氏摇头道:“没说过。你说你爹也真是的,壮哥儿才那么点大,放这么多产业在他名下干嘛?”
宁湛很是无奈地说道:“娘,你多劝劝爹,让他安心养身体,家里的事别再操心了。”方辉所分到的产业如何处置,与他无关。宁湛就觉得,宁海操心太过对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