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月终于见到了这一世的“父母”。
他们都是好看的中年人,父亲何舒桓虽然有着与后世著名渣男同音的名字,但却一点儿都不渣,相反是个非常儒雅的人,头发有些花白,戴着眼镜,看上去年纪要比何如月大不少。
的确是老来得女啊。
母亲刘剑虹就活泼很多,虽然已经五十六岁,但很显年轻,一头柔顺的短发乌黑发亮,眼睛也炯炯有神。
看出来了,何如月长得像刘剑虹,活泼俏丽,就是有点黑。
一见到宝贝女儿,两口子问长问短,就怕女儿在厂里工作没做好。还是许波在旁边说,小何非常能干,厂里人人都夸。
刘剑虹还不敢相信,说自己这丫头从小就性格软弱,就怕她被人欺负。把许波都给逗笑了,连声说大学锻炼人,现在的小何干事,没人欺负得了她。
两口子将信将疑,这才把他们带进了院子。
当然,这一趟的“主要目的”还是来看望老人家的。许波和司机非常有仪式感地拎着大包小袋,一直拎到了老人家床前,然后坐在床沿进行了一番嘘寒问暖,差点把老人家温暖得当场飚泪。
听说姐姐姐夫厂里的领导不远百里来宁州探望,刘剑虹的两个弟弟中午都赶过来陪同。
正中许波下怀。
十分有准备的许波同志,甚至还带了一箱好酒。
没错,是一箱。
美其名曰是带来宁州的一点小心意,其实,卧床的老人家怎么可能喝酒,还不是中午喝点,然后给两位刘同志各送两瓶。
何如月的大舅舅叫刘剑斌,是宁州市政府秘书;小舅舅叫刘剑越,是《新宁日报》专题部主任。
而《新宁日报》是江东省的省级党报,是省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何如月也是头一次见这两位舅舅,加上父母和许波,午餐桌上的五个人,都是很有见地之人,喝酒聊天也十分有信息量。
但听着听着,何如月觉得自己有些听出了来意。
许厂长好像对小舅舅的工作特别感兴趣。当然,许厂长完全没有提要求,甚至没有流露出意思。他只是借着夸何如月,反复不断地提及吴柴厂即将推行的奖金改革。
何舒桓还不失时机跟两位小舅子介绍,吴柴厂是中吴市第一家恢复奖金制度的企业,因为这两年效益好,重点车间的工人,有些奖金都快和工资持平了。
果然刘剑越听得大感兴趣。
加上许波夸何如月,说这回奖金制度改革,小何同志如何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如何利用大学所学管理知识提出岗位系数概念……别说何舒桓和刘剑虹听得惊喜不已,两位舅舅都向这个外甥女竖起了大拇指。
大舅舅刘剑斌更是直言不讳:“如月就是比我那个丫头要争气。对了,许厂长,我那丫头也分到你们厂了,以后还要请许厂长多多关照。来,敬许厂长一杯!”
许波懵逼了,他完全不知道这事啊,豪迈地一饮而尽,然后开始责怪:“小何,这你就不对了,刘秘书家女儿分到吴柴厂,你怎么没跟我说呢?”
何如月摸摸鼻子,心想,我也还没福分见过这位大小姐呢。
刘剑斌就更懵逼了:“我家明丽还没去上班吗?”
一看二人表情,明白了。刘剑斌一拍脑袋:“哎呀,你看看我家这丫头,居然还没去报到。准是跑哪儿玩去了,她离开宁州都十来天了。”
“惭愧惭愧,来,许厂长,再敬你一杯。等她去报到了,你好好批评她。”
又是一饮而尽。
在宁州官场春风得意的刘剑斌同志啊,在女儿问题上,也只有给别人敬酒的份。
何如月感叹,没有手机的世界,也有诸多好处呐,比如,没有家长天天耳提面命啊。
一时间,她都有点羡慕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表妹了。
当然了,为了刘家的声誉着想,何如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