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告诫孩子们,不要吃太多,小心上火,那就不妙了。
“好的,山长,我知道了,我们会注意的。”
张婉枫笑嘻嘻地将饵块交给杨云滇,然后开心地离开了,仿佛杨云滇的话语根本没说一样,因为孩子们都是在不停地吃着。
想想也正常,孩子们哪有不馋嘴的,有吃的东西,肯定是不会放过的,能吃多少吃多少,不能吃也要吃,直到塞不下为止哦。
“除夕”这一名词最早出自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一书,具有很悠久的历史。
还有有传说,在古代有一只恶兽——夕,每每到了除夕这天,它就出来伤人,后来人们知道它害怕红色和响声,为了防止“夕”来袭,人们就燃放爆竹并在门前挂红色布条。
后来,虽然时代变迁,朝代更迭,人们也渐渐觉得春节前一天的守岁必不可少,而除夕也慢慢变得重要起来。
凌晨已经到了,孩子们有些在听评书,有些在吃东西,还有些已经在玩起了最近在义学里面风靡一时的扑克牌游戏,玩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看来孩子们是要坚持着守岁这个传统不放了,只是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在大明朝,关于守岁有着三个传说,每一个都深入人心,让大家深信不疑,因此流传的很广。
第一种是玉皇大帝的女儿爱上了给人家烧火做饭的人间穷小子,最后,玉皇给穷小子封了个灶王的位置。
灶王奶奶知道人间疾苦,就从天上带好多吃穿用品给穷苦百姓。所以在除夕夜,人们会迎接灶王奶奶,因为她会给我们带来好多好吃的。
第二种是“熬年”,在远古洪荒时期,有一位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就伤害人和动物,破坏田园。人们就在这天不睡觉,互相喝酒壮胆直到第二天。
第三种就是‘守祟’。也就是这年三十这晚上不睡觉,一直坚持到天亮,这和后世一家人守着看春节联欢晚会是一样,边吃吃着年夜饭边看电视边守岁。
明朝的情节和另一个时空的后世的人们也差不多,百姓先是在除夕夜和家人们一起吃年夜饭,主食一般有年糕、饺子,菜肴则有鱼、肉、鸡等,但是鱼是只做不吃,这象征着年年有余,要是吃了可就不吉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