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芙蓉问。
“是啊,是写错了吗?”姚舞问。
“咱们小学四年级学《山行》的时候,白纸黑字的确是‘深处’,但‘生处’这个版本也同时存在。深处和生处的争辩很早就开始了,前朝之前的明朝,争论尤甚。”宋琦讲解着,“‘深处’可理解为‘云雾缭绕的深处’;而‘生处’则可以理解为‘白云形成的地方’。选个意境好的,我个人喜欢‘生’。”
“原来这首诗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姚舞咂舌。“生处,深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芙蓉反复品味意境。
“其实,我认可‘生处’还有二个原因。”宋琦开口。
“什么原因?”芙蓉停止遐想。
宋琦答:“一是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曾言其在南宋《庐山陈氏甲秀堂法帖》中,看到牧之亲手所书的《山行》拓片,其中便是‘生’处。慨言道:今刻本作‘深’,不逮‘生’字远甚。”
“另一个呢?”
“二是牧之在《赠朱道灵》中已经用过‘白云深处’了。‘朱渚矶南谢山北,白云深处有岩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