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章程,萧谌发了话,自听命行事,绝不怠慢。
萧谌私底下和孔鸿还有姚圣、许原他们几个合计。
“此事就这么僵着了?”萧谌必须是跟他们讨主意的,事情闹到现在不仅仅萧宁一人的事,这可是关系朝廷的声誉。
一个皇朝的威信是经不起折腾的,若是人人都认定了你一个朝廷没有王法,只讲血缘亲情,处处偏袒犯错的亲人,无视天下人的不满;长此以往,必失民心,天下官吏,也就成了摆设,无人会再相信这样的朝廷,更不会相信所谓朝廷的官吏。
不能做到令行即止,这么样的一个朝廷,也就废得七七八八了。
“构陷公主只需秉公办事即可。”水货第一个发表意见,现在事情已经查明,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萧宁杀人放火,都证明了不是萧宁所为,而是有人构陷,便以构陷处理。
“此事非一人为可成,需得查出幕后之人才是。”姚圣不傻,流言蜚语传扬天下,计划周密,看起来指挥的人就赵十四郎,这也仅是表面,
“杀一个赵十四郎容易,查不出其他别有用心之人,心下难安。”姚圣再道,水货一噎,这一层他忽略了。
他忽略,并没有完全揪出来的赵十四郎的同伙们,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破绽,更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对付他们。
“陛下,一意追查同谋,杀得完吗?”孔鸿此刻问起萧谌,萧谌道:“自然不能。”
第110章 我想要封王
孔鸿道:“既然不能,继续追查下去,又能如何?”
萧谌听得一愣,孔鸿的意思,揪出一个就够了,不必再继续查下去?
可是不查,由着他们胡作非为,将来同样的事只会不断地重演。
“陛下,如此险恶用心是为乱大昌朝,太将他们当回事,时时刻刻盯着他们,正如他们所愿。”孔鸿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让萧谌莫要再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查找这群小人身上。
小人们,正是因为没有能力,光明正大的和萧谌他们斗,所以才只能使出这下.流的手段。
这群人比谁都更清楚,用这些手段能让大昌朝深受其扰。深陷于舆论中的人,本能的第一反应都是,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证明自己,挽回名声。
可是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他们在意的是传说中的人吗?
萧宁身处于舆论之中,百姓们有多少对萧宁心生不满?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句话他们是不是忘记了?
“整个朝廷,被他们用舆论耍得团团转,这些人在背地里,该有多欢喜,多高兴。”孔鸿半眯起眼睛,想到那些险恶用心的人,若是知晓,整个朝廷都被他们指使得晕头转向,挖空心思为萧宁正名,他们必然会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喜雀跃。
可是对于朝堂而言,这是应该的吗,又是正确的吗?
舆论,在有时候的确能够利用,毁掉一个人,但也并不是只有舆论最为重要。
萧宁这些年在雍州,她对雍州百姓做过的事,如何爱民如子,如何为百姓着想,百姓们全都牢记在心。
并不是几句风言风语,说萧宁草菅人命,却没有真凭实据,便能让天下百姓都相信,萧宁竟是这样的恶人。然,忘记本心,于大昌而言才是最危险的事。
“说的不错,我们倒是本末倒置了。”萧谌这些日子,的确也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舆论上。
每日起身,萧谌都让人打探外面有多少风言风语,无非是担忧萧宁深陷其中,愈演愈烈,不得安宁。
“现如今公堂之上,已经查明,公主从未杀人放火,一切都是他人构陷,至于是何人,朝廷只要细细查找,早晚有一日必能找到。百姓们所在意的,也不再是,究竟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构陷公主。
“比起这些与他们并无多少关系的案子,只要确定了他们所追随的皇帝、公主,都是正直可靠之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