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小老板就是成功人士,不能用像,反正你懂我的意思就行,不过说真的,小老板的声音从收音机里出来,还是挺不习惯的。老大,你觉得呢?”
“不觉得。”
季远说完,王桐明显感觉出老大没有想聊天的欲、望,正好这时小老板开始讲话了,他也没在说话。
阮软听到主持人问她为什么要举办这次的比赛,她笑了笑,对着话筒说道:“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很好奇,也有人说我傻,为什么要贴钱办比赛,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这属于商家的宣传活动,也是一次很好的营销行为,比如现在我提到啤酒鸭,电台面前的各位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阮家快餐?
对于我们商家来说,这种连锁性的条件反射很重要。
从人文环境的角度,我觉得这次的比赛可以丰富大家的生活,给大家带来快乐,毕竟能让很多人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把比赛举办成功,真的是件很令人有成就感的事。”
两个部分说话的前后顺序也是有讲究的,阮软故意把经济方面的放在最前面,大家在听的时候,会对后面的内容更有印象。
……
随着时间的流逝,采访很快就接近尾声。
“谢谢大家收听我们今天的连城之声,也再次感谢两位出现在我们的节目里,节目的最后我希望大家能跟今天的两位嘉宾一样,抓住一切机会,敢想敢做敢拼,相信芙蓉同志的冠军精神也能激励到收音机前的大家,预祝你们成功!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收音机里传来歌星甜甜的嗓音,而很多人都舍不得关掉电台,还陷在刚刚小老板说话的内容里。
而连城大学经济系里的一位全国知名经济学家,秦军,听了刚刚的节目之后,取下了老花镜。
他一时兴起,开始研磨,在白纸上写下了阮软的名字。
这个小同志,年纪虽小,却很有见解,还会在经营中运用到经济学的知识,明明是高中还没毕业,却能了解这么多东西,还大胆的运用,这种胆识和魄力,肯定是背后吃了不少苦,努力学习,慢慢培养起来的。
他满意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字,点了点头。
这时,电话铃声响了,秦军放下手了的毛笔,拿起电话接听。
——“秦老,我是江明远,秦老最近身体还好吗?”
江明远是长津省的省长,连城市是长津省的省会城市。
秦军连忙说道:“还好还好,明远有事吗?”
——“是这样,我们要去京城开一次经济会议,我想邀请秦老一同前往,毕竟在经济学面前,您是前辈,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展开!就是不知道秦老有没有时间。”
秦军仔细问了下时间,确定那几天没有他的课,他同意了。
——“好,那到时候我就让小沈去接您,您保持身体,再见!”
挂断电话,秦军在写好的书法上盖上自己的印章,然后放置在一旁,他抽出一本国内论文期刊《经济体》,近些年,除了国外的论文期刊在大放异彩,国内的也在猛追,虽然论文的质量大多良莠不齐,但里面很多论题还是很有意思的。
这么一翻,还真让他看到了感兴趣的,这篇作者还是他们连城大学的学生,郑伟,指导老师是杨绛。
杨绛是他的学生,没想到竟然是他们师生俩的论文,秦军又把老花镜戴上,题目是《轮华国经济体制改革下服务业的未来趋势—以阮家小馆为例的第三产业横向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