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讲到,王莽代汉之后,建立了新朝;可惜,虽然王莽属于汉末大儒,治国很有一套,新朝初期,似乎国事略有起色;可最终依然不论是国家的治理,还是边疆的谋略,王莽连连失误;一开始朝内和地方一些官员和豪杰还非常的欣赏和支持王莽的政策;可随着王莽改革的失败,天下人心浮动;终于爆发了,自秦末以来,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的高峰。
而最具规模的就是南阳的王匡、王风的绿林起义,以及山东的赤眉军,这两股起义大军遥相呼应,最终,使得王莽的新朝,像大秦一样,仅仅十余年,便灰飞烟灭。
而绿林起义军的领袖,正是湖北人王匡和王枫。
王匡、王凤,西汉末新市湖北人。他们豪爽、仗义、勇敢、善良,在湖北当阳绿林山发起了推翻王莽政权的“绿林起义”,被人们称之为“绿林英雄”、“绿林好汉”。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王莽剩机篡权,自称新朝,号为始建国元年。王莽政权建立后,没有好好治理千疮百孔的国家,而是在这个病入膏肓的躯体上又下了几包毒药,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天凤年间,连年饥馑,绿林山地区出现了“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的境况。逃荒到此的王匡、王凤叔侄俩,在饥民的相互争斗中,用共求生存的道理说服民众,被饥民视若“首领”。数百饥民推举王匡、王凤为“渠帅”,攻打离城市较远的小集镇,掠取地主豪强的粮食财物。
王匡、王凤的义旗一举起,南阳人马武、颍川人王常、成丹等也相继响应,带兵入伙,几个月时间起义军便发展到七八千人,成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他们他们凭借绿林山的险要地形,在此附近活动了四年。
荆州牧率2万多人攻击绿林山,王匡、王凤率部迎头出击,杀死王莽官军数千,所有粮秣辎重,全部掳获。顺势攻占竟陵,横扫云杜、安陆,接连胜仗,声威大振,队伍发展到5万多人。
次年,绿林山突然遇到严重瘟疫,死亡2万多人,瓦解了相当一部分起义军的意志。无奈之下,农民军只好分散活动。一支由王常、成丹率领,南下江陵,称为“下江兵”;另一支主力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为“新市兵”,将令都称“将军”。新市兵攻随县时,平林人陈牧、廖湛率众响应。于是,绿林军增添了一支“平林兵”。汉宗室刘玄这时也投身于平林兵中。
南阳刘縯、刘秀兄弟也是汉宗室,他们把宗族、宾客组成七八千人的军队,称为“舂陵军”。舂陵军与王莽军接战不利,乃与向北折回的下江兵约定“合纵”。这时绿林军连败莽军,发展到10多万人。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共有百万余人。刘秀等人收买农民军将领王常等,策划把刘縯抬出来做皇帝。
绿林军领袖抵制了南阳集团的篡权阴谋,但受社会上流行图谶的影响,迷信只有西汉的宗室才能当皇帝,就把刘玄推了出来,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南面育水沙洲上设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的国号,年号更始。
绿林建号以后,王莽派出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精兵42万前去讨伐。王寻率军前锋10万多人行至昆阳,与王凤、刘秀相遇。刘秀劝王凤、王常率八九千人坚守昆阳城,自己率13轻骑突围征集援兵。6月,王寻大军把昆阳城围困了几十重,猛烈进攻、矢如雨下,战车猛冲、地道将通,昆阳城危在旦夕。刘秀率3000援军突然飞驰而来,冲入主将营中,杀死王寻。城中王凤率众杀出,喊声震天。王莽军失主帅,战败溃逃,死伤大半,只余几千人逃回洛阳。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
而在长安的王莽无意之间,得知秦曾经在咸阳西侧曾经建立灵石庙,供奉能施放恶灵的灵石;于是王莽派人亲自勘察,终于得到了灵石,而期间,西域僧侣得到过《灵石图书》的相关信息,故而来到长安,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