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以百计的百姓因为寒冷、饥饿和疾病而死,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可偏偏这个时候国库里的存银已经见了底,没办法,景文帝只好故技重施,向大臣们借银子。
贾瑜对贾母拱手道:“老太太,我准备以我们贾家的名义,拿出三十万两白银敬献给圣上,用来赈灾,银票我已经准备好了,准备过一会就进宫面圣。”
这个数字属实把众人给镇住了,贾母还好,她是见过这么多的银子的,李婶娘张大嘴巴,不可置信的看着贾瑜,这可是三十万两银子啊,要知道她们娘三个为了进京,东拼西凑下才堪堪凑了一千两不到的路费,这哥儿眼都不眨一下就把这三十万两银子白白送出去了。
见众人看向自己,贾瑜轻笑道:“君上有难,我这个做臣子的合该尽我所能替他老人家分担,他老人家给我钦赐了表字,又让我承袭了宁国府的爵位和资产,可以说是恩重如山,令我万死难报其一,现在先还他老人家一小部分的恩德,剩下的再用一颗忠心慢慢的还,再说了,那些金银与其堆在仓库里生尘,还不如拿出来赈济灾民,救几百几千条人命,我读圣贤之书,亦心系天下百姓,芸芸众生,些许黄白之物在我眼里实在不如灾民手里一碗救命的热粥,更不及圣上平复的眉头。”
一席话掷地有声,众人面色各异,史湘云竖起大拇指,率先夸道:“瑜哥哥说的好!”
王熙凤也夸道:“到底是我家的大将军,果然是男子汉大丈夫!”
三李三春皆是面露赞赏之色,薛宝钗怔怔的看着贾瑜那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脸,心头一阵滚烫。
“瑜儿不可!”
贾瑜看着政老爹,问道:“老爷,何故不可?”
贾政用力拍着贾瑜的肩膀,大声道:“这银子由我们西府自己出,我们不比瑜儿富有,但也捐五万两,为灾区百姓添几碗热粥!”
王夫人只觉得一阵心痛,这些银子可都是留给宝玉的啊,就被你这轻飘飘的一段话给白白送了出去。
贾瑜朝贾政郑重的行了一礼,朗声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侄儿送给您,我家能有您这样克己奉公、高风亮节的长辈,是我们阖族老少的福气!”
不同于以往贾瑜给他行的礼,现在这个礼意义非凡,是对政老爹人品的肯定和赞赏。
贾政连忙扶起贾瑜,惶恐道:“愚叔只不过是尽些许微薄之力,何以克当这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是折煞愚叔了!”
贾瑜肯定道:“老爷当不起,谁能当得起?”
二人相视大笑,有惺惺相惜之意。
他们叔侄俩互相吹捧,可把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给难受坏了。
贾母和王夫人疼的是这五万两银子,去掉这五万两,府里的存银就不多了。
但是这话都已经说出来了,她们要是不给或者降低数目,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死。
别人会说看看人家宁国府,眼都不眨就拿出了三十万两,再看看荣国府,五万两还磨磨唧唧,不情不愿,哪有一点百年望族的气度,真是贻笑大方。
贾母等人心里苦,薛姨妈心里更苦,她知道这是买命钱,不能不出,但几千两又拿不出手,五万两又让她无比心疼。
外人都说她金陵薛家资产百万,可米缸里还有多少米,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们家大部分的资产都是固定的,比如在江南东道各府的商铺,手头上能动的现银也就十多万两,根本不可能和有百万两现银的宁国府相比。
可要是给少了,必定引来贾母等人的不满和看轻,祸是你们薛家惹的,你们还能出的我少?
没看见我们贾家为你们娘三个忙前忙后,担了多少的麻烦和罪责,要我说,我家的这五万两也该由你们薛家出,还必须是以我们荣国府的名义出。
贾瑜看向贾母,贾母憋着老脸,真想骂他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