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株连的那一套还真的不行。这大锦未来的主人, 还是得从这两位贵人中选。
另一个大臣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范围其实也没有必要定那么死。两位公主俱都有子嗣, 都留着大锦皇族的血,倘若公主并不愿意担此大任,两位公主的公子也不是不可以……”
说着, 这个大臣还看了方熠一眼。
琅琊公主年老, 寿阳公主似乎也不是什么当女帝的好材料,至于寿阳公主怀中的稚子裴臻,年纪似乎又太小了一些。
最合适的人选,似乎也就方熠一个人了。
这位方大人之前做过国子监的司业,素来博学多才,确实有为帝的才华,更何况在剿灭裴申叛贼的事情上,他也是立了大功的。
大家也都觉得很有道理,纷纷把目光凝在了方熠的身上。
方熠被众人的眼神逼着,也不得不出来说几句话:“这位说的有道理。倘若诸位大人也认可的话,在下也觉得事情可以这样解决。臻儿与方某虽然差着一个辈分,但是我们同为帝甥,说这些长幼的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但而今天下未定,四海战祸不止。我们若是能选出来一个可以止了这灾祸的君主,那才是四海九州的幸事。我们选新君的标准不如也从这个点出发,看谁能止了这天下的战火,谁便可堪君主之任。”
此话确实有理。众臣纷纷附议,之后话题又很快切到了到底谁才能止了这天下战火的方向来。
方熠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又为人正直自持且饱读诗书。确实是可以带领大家重建大锦安定天下的重要人选。
可是这战事却着实让人可恶,方熠又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这一仗打下去,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定天下。
最后还是方熠再次出面提出意见:“诸位大人,方某其实现在就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大臣们闻言,又突然安静。
“方某提议立臻儿做新帝,只有这样,四海方可重新一统!”
裴臻的身体里不仅留着大锦皇室的血,也有裴申那乱臣贼子的一半血脉。而今天下纷乱,最大的两股势力就是大锦皇室这一波人和裴申的旧部。裴申已死,他的余部没有道理不认他唯一的这个儿子。倘若这两拨势力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合二为一,其他的那些小波势力必定望风归降。
这是最快解决乱局的方法。
裴臻聪慧可爱,一如他父亲当年那般光彩夺目。可是他跟他的父亲也不会一样,他生来贵不可言,若是能悉心教养,必定可为尧舜一般的明主。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方熠也有着自己的一点私心。除了让裴臻为君之外,任何一个人上位,他方家的那些“乱臣贼子”都必死无疑,哪怕是他自己做了皇帝结果也一样。
但是如果是裴臻上位,与裴申旧部和解之后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从某种意义上,裴申的旧部中每一个都是大锦的叛臣,他们若是想要和解,这事儿便不能再提。但凡有一人敢提,别说两帮人马上分崩离析,那些原本可能归降的封疆之吏怕被翻旧账,那估计也全都跑了。
大臣们听完方熠的看法,又讨论了很久,最终拍板定了下来。
到底是关系斩不断理还乱的同胞,大锦旧部和裴申旧部的和谈十分顺利。很快两帮人就穿上同一个样式的朝服挤在一个殿内上朝了。
他们之间还有最后一个矛盾点。倘若解决不了,估计又难免是一场刀兵。
幼帝的姓氏和王朝的国号究竟应该跟谁的?
两帮人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几乎要打起来。
最后还是寿阳公主牵着幼帝上朝主持大局,若是想中原再度安宁不起战事,这帮老臣最好还是听她的。
最后的解决方法很草率也很随便,但是难得公平让大家信服。
抓阄,让幼帝自己选。
裴臻当着群臣的面抓了阄,上天让他依旧叫裴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