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大臣们是很有眼力见的,只好道: “臣无事可奏。 “
朱棣非常满意,忙道: “既如此,那么……罢朝。”
朱棣说着,暗暗地给张安世使了一个眼色。
这君臣自是早有默契的,张安世立即会意,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其余之人则三三两两地告退出去。
夏原吉脚下更像是装了一个小马达似的,风风火火的便走。
有人本还想与之步行攀谈,夏原吉却也好像视而不见,一溜烟便疾走而去了。
百官之中,不少人深吸一口气。此次廷议,信息量太大。….
许多人若有所思,以至神色之中,不免带着几分担忧。
金忠很有精神。
他穿梭在退朝的人群之中,好像引人注目的那一只花蝴蝶,一下到这个人身边,低声问: “刘公,你说……张安世说的那个王某,是不是你?”
“哎……金公,别问了,别问了。”
“你还真是王某?”
“哎……闲话少叙,闲话少叙。”
金忠又跑去另一人的身边: “李公……”
这人神情一肃,连忙道: “下官有事,告辞。”
金忠只好叹了口气,不禁喃喃道: “难怪老夫掐指一算,方才入殿时,见这殿中黑气森森,似有妖气冲天,难怪,难怪了。”
“金公……”
倒是这时有人踱步而来,边叫唤金忠。
金忠驻足,回头一看,却是杨荣与胡广。
金忠笑了笑道: “杨公、胡公,你说,张安世所言的那个王某,是不是你们?”
杨荣神情依旧淡定,微微一笑道: “七百两银子做了王某,后来见了一千一百五十两的时候,觉得不对劲,便售卖掉了,当然,我说的非我,是我儿子杨恭。”
金忠诧异道: “杨公的儿子,若是我记得不错,应该才八岁吧,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经济之才,真是教人钦佩。”
杨荣平静地道: “只是因缘际会而已,我见人人都议此事的时候,就发现不对头了。”
金忠却是视线一转,落在胡广的身上,道: “胡公呢,胡公可曾是那王某?”
胡广可没有杨荣的从容,苦笑道: “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地就售罄了。”
金忠便感慨地道: “胡公比我强。”
倒是胡广一副追根问底的语气: “金公也做了这王某吗?”
金忠摇头。
胡广松了口气: “人都说金公多谋,看来…和我一样。”
金忠笑道: “却也有不同,金某也有所判断。”
胡广便好奇地道: “那为何不效杨公呢?”
“无它。”金忠捋须,慢悠悠地道: “穷尔。”
胡广: “……”
好吧,他无力反驳!
三人一面并肩步行,一面你言我语。
顿了顿,胡广则不由道: “张安世这个小子,真的坏透了,夏公和金部堂,这下只怕要糟了,好好的,被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金忠却是笑道: “这一手,很有姚和尚的影子,真不愧是姚和尚的继承人。”
杨荣抿着嘴,顿了一下,道: “再观后效吧,此事接下来,定不简单。”
…………
除了张安世,其他的臣子已经走了个清光。
朱棣舒舒服服地坐在龙椅上,而后又让人给张安世赐座。
张安世落座之后,亦失哈亲自斟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