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货,能赚多少得看天,但加上这个小摊,荣礼桓的营收竟还不错。刨去县城里花掉的,他手上仍有九十五两。
荣礼桓不是那般守财之人,他买了纸墨笔砚来。又想起曾向曹先生借书,这一直也没时间上门,便在一天回家早的下午,打算拜访了曹先生。
他手里拎了点自己做的小玩意儿就上门了。
这些日子正是农忙,村里的学生又不是正经要科举的,都先紧着农忙给家里帮忙。这时节最是多雨,晚一天收了庄稼,可能一场大雨就能毁了一年的心血。
所以荣礼桓去的时候,先生正一个人看书。
“荣小礼,你可算了,等了这么许多天,我还以为你不打算要我的书了呢。”
“不是,这段时间一直有事。”荣礼桓说着,讲手里的东西递给曹先生。
“人来就行,怎么来带东西来?”
“是我自己做的,不花什么钱。”
曹先生这才接了过来,“过来跟我拿书,我早就给你备好了。”
先生就喜欢小孩多看书,所以特别叮嘱他,“看完了再来找我借书,我这里别的没有,书却多的是。”
“谢先生。”荣礼桓接过那厚厚的书册,心底抖生一股渴望。不能走进学堂,这是他两辈子的遗憾,前辈子囿于家境,这辈子被性别捆绑。若是,若是能堂堂正正的走进学堂该多好。
曹先生还从未在哪个孩子眼睛见过如此强烈的渴望,他心中感叹,可惜了,荣小礼只念了一年书,若是从小由他教导,虽然小哥儿不能科举为官,但也能有所受益。
幸而荣小礼想学,他已经十六了,虽然在自己的弟子中稍年长些,但只要想学,也还来得及。
只是……没哪个父母会真想送自己小哥儿来学知识,更多人是抱着让孩子认个字的想法把孩子送来几年,到了年纪,便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嫁人。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来问问我。”
“嗯。”
借了别人的书,荣礼桓不好总赖着,接下来的日子,他无事便抽空看书,每天从外面回来,顾不得一身的疲累,便挑灯夜读,不过短短十日,家里的油灯的油都有些不够用了。他这么拼命,只是想尽早把书还给先生。
十日,他便看完了三册之一,这一日,他又提着自己做的吃食来到先生家里。
只是他来的不巧,先生这会子正在给学生上课。想着天色渐暗,先生已经很快就能讲完,便在学堂外找了一处坐下了。
这一册他看的匆忙,有好几个地方看不懂,待会儿找先生帮忙解解疑。荣礼桓翻开书页,把看不懂的挑了出来。
忽的,一道脚步声渐近,荣礼桓抬头,呼吸瞬间一滞。
是周和。
他们已经十余天未见面了,周和一直在躲着他。偶尔见面他想打声招呼,周和却总是故意躲开。
唉,估计是那晚自己太粗暴,将人吓着了。
果然,这次周和看见他又是脚步一顿,他咬着下唇,有些纠结要不要掉头离开。但他似乎有不得不过来的事情,想了想还是走了过来。
荣礼桓紧张的站了起来。
周和应该也是来找先生的,他和荣礼桓一起站在学堂外等,只是故意和荣礼桓离得远远的。
好不容易周和不躲了,若是此等良机他都放过,这辈子怕是别想摆脱单身了。
荣礼桓凑了上去,“周和……”
周和见了荣礼桓脸就烧得慌。
他怂于面对荣礼桓,扭过身去避免面对着荣礼桓,宛如吵架的小学生。
荣礼桓同他小心告饶,“上次是我孟浪了,可你别不理我……”
他的声音很是委屈。
坏事是他做的,可也得给他一个认错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啊。
周和脸色通红,同他拉开了一步距离,“你小声点,别再提起那件事了。”
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