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师叔(1 / 3)

阳泉宗内六堂,两名弟子领完月俸,一前一后地走出来。

跟在后头的那个,边走边埋怨:

“我说骆真,你怎么就不懂在长老们跟前好好说话呢?还有上回,大执事座下红人杨师兄过来,就数你对人家不冷不热的。”

走在前头的青年闷声道:“看他不顺眼,装腔作势。”

“要我说,你这是什么牛脾气!是不是真的落枕了,脖子梗着低不下头来?想当初一起入阳泉宗的那一批人里,数你天赋最高根骨最好,要是学着多在那些大人物面前卖个乖讨个巧,说不定早被哪位长老捡回去点拨一二,你就飞升朝闻境了。”

“我没这个命,朝闻境……也算不得飞升。”

“嘿,口气还真大,我还以为你是准备在内六堂打杂一辈子了。下回采药时再脚底打滑,可不见得回回都有老神仙等着路过搭救。”

那个叫骆真的青年不说话了,埋头赶路,转瞬就将同伴甩下了一大截。

“哎,你去哪?合着我白费唇舌半天你是半句也没听进心里头去啊……”

“去阳泉城……”

“做什么?”

“买一把刀。”

阳泉城,东边是太行八陉之五,井陉,西边是阳泉宗的宗门核心所在,再远点的西北,是系舟山。

三百年前,皇室赐下此城作为阳泉宗的封地,从那以后,一直是宗门的属地。

虽说就在仙山脚下,城中百姓大多都是没有修仙资质的普通人。

人越多的地方,赚钱的地方越多。来来往往的客旅不分仙俗,凡是要与人交易,就要准备好银钱。

骆真将三年多来积攒下来的俸银,加上药材变卖所得,凑足了整整八十两纹银,沉甸甸地装在口袋里。

即便是仙门管辖的州郡,凡夫俗子也占了九成九以上,交易方式流通货币俱与前朝并无差别。

以至于修道中人相互之间的买卖交易,用的也是金银铜钱,换了钱,躺在酒肆茶馆,仙俗不分,同乐一堂,也是阳泉城的一大特色。

仙门高徒世家子弟出门携带的都是“交子”,民间俗称银票,薄薄的一叠带在身上,挥金如土潇洒自如。

而那些平日里替宗门跑腿的,多半使的是现银,若是主管的长老下山,往往带上个底层弟子,专门负责背钱。

曾经有个负责采买的长老,每每派遣弟子下山跑腿,交付的都是铜钱,几十贯到数百贯不等。

可苦了那弟子,下山上山如同负重的骡子,每一步都行得艰难。如此负重了十年,从龟步到健步如飞,有朝一日忽然突破了朝闻境。

骆真三年前跟着长老采买,也背过一次铜板,区区一百二十贯就压弯了腰,几乎不能喘息。

从那天起,他就怀疑传闻中的那位弟子要么早已有了朝闻境修为,不同于一般弟子;要么是体魄强健过人根骨悟性俱佳,为保活命才激发了骨子里的天赋……换做是其他人日积月累,不吐血而亡才怪。

要不然,若是长老的独门训练方法果真有效,怎么这么些年也不见弟子们竞相效仿,涌现出第二、第三……个背着铜板迈入朝闻境的呢?

阳泉城里商贾如云,市集极为繁华,听闻普天之下的其余州府多有不及。

尤其是,七年一遇的仙门盛会之期。

骆真很少下山,听常下山跑腿的同门说起,阳泉城里多了几万人,待到端午过后,怕不是要多出数十万人来。除了“上京赶考”准备参加朝闻台比试的修士们,还有很多嗅到了商机前来的生意人。

他想着,人越多,买卖就越好做,那么他买到称心如意的刀机会就更大了。

却没有想过,阳泉城迎来了七年一度的物价哄抬的高峰,一路飞涨的可不只是房价。

人生地不熟的,进城寻人打听,路人随意地指了下集市的方向。

阳泉宗门人过万,除了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