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果儿方才喊着肚子痛,还闹了两次肚子,田秀娘是担心她吃坏肚子了,本来想找九丫看看,没想到九丫居然出了门。
来找婆婆拿主意,才正好碰上这事儿。
刘翠花给孙女儿兑了红糖水,才跑去见了宋阔。
宋阔是个做事儿十分雷厉风行的人,昨日他做的决定,连夜就将地皮的事儿谈妥了。
就等吴家父子去找了匠人来,选个黄道吉日就能开工。
他自己其实也能请匠人,只是他们认识的人都不会修村子里这种样式的屋子。
入乡随俗,也不显得突兀。
然而他没等来吴家父子的消息,却等到了吴家的当家主母刘翠花。
对这个妇人,宋阔还是十分尊重的,这妇人虽说泼辣,但却十分明事理。
见着她来了,宋阔立刻起身让座,“婶子,您找我有事儿?”
刘翠花笑了笑,说道:“就是方才听我家老头子说,您要在隔壁起院子?”
宋阔见她原来是因此而来,就笑着应道:“是啊,我想着趁着如今天气还算好,早些将屋子盖起来,您看可行?”
刘翠花笑呵呵地说好,“自然是好的,只是这修屋子的钱哪儿能让您一个人出啊?”
宋阔却说道:“您一家都算是我的救命恩人,小侄不过是帮着修个屋子,实在算不得什么。”
第464章 一人一半
刘翠花摇了摇头,正色道:“您这话可真是折煞我等了,那哪儿算得上救命之恩啊?说到底还是岳将军救了您。”
她说什么都不肯认下这个救命之恩,宋阔见状又说道:“咱们如今都算是一家人了,这屋子修好之后,我们兄弟俩也要住。再说了,小侄这身子尚未痊愈,估摸着也出不上什么力,也就只能出点钱了。”
刘翠花认真思索了片刻,最后才做了决定,“这样吧,村子里修个屋子便宜,我们即便是起个院子,应当六十两也够用了。咱们一人三十两,您看如何?”
对宋阔来说,六十两和三十两都没甚区别。
过去这些年,爹娘原先留给他的家当都被锁在自家库房里,动也没动过。
他整日待在军营也没个甚开销,圣上赏赐的东西也不少,他都没个用武之地。
可是刘翠花这做法,反倒真让他高看了一眼。
这世上多的是打秋风的穷亲戚,我穷我有理。若是真遇上什么困难倒也罢了,就那些整日连自家地都懒得耕的,又怎么可能会有收成?
吴家人在自己明确表示要替他们家修房子的时候,却能说出一人出一半钱的话,实在算是高风亮节了。
他想了想,而后咧嘴一笑,愉快地应了下来,“成!”
这事儿就算这么定了,刘翠花想着下个月老大家的孩子就要出生了,那边儿可得赶紧动工,别到时候吵着孩子了。
才定下来,就立刻去翻自家老黄历,找了个宜动土的好日子。
匠人就更好找了,村子里屋子都是村子里自己修的,虽说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但只要出钱,就还是会有人来干活。
吴家家底殷实,每人给出了六十个大钱,还说好每日只干四个时辰,还管早晚饭。
家里地少的年轻人就都来了,隔壁的大进第一个应承了下来,“叔,我去给您家修房子,不要钱!”
吴传蹲在自家门口抽着烟袋锅子,听了这话立刻瞪了他一眼,“还不要钱!不要钱你家吃啥!年纪轻轻的咋还不爱钱了呢?这日子过得快得很呢!你别看现在天儿热,转眼可就入冬了,那可正是费钱的时候哩!”
大进一双眼睛笑眯眯的,听了吴传这话还有些许不好意思,“叔,我咋能不爱钱哩!就是琢磨着您家帮了我家许多,我们也没啥出息,帮不上您家啥忙,若是再要您的钱,那可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吴传砸吧了两下烟嘴,又说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