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的过程中,大家说了这大半年的经历,和未来的规划,很多人都想留下来。倒不是崇洋昧外,只是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国内的知识更新速度不如国外,而且国内受制于经济条件,尤其是理工科的实验室都无法满足要求。
没过多久,春季学期又开始了,而国内刚准备过年。
作者有话说:
应该能在2w字内完结正文。争取假期结束之前全文完结↖(^ω^)↗
第102章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除非出现了不可抵抗因素,大多数国人这时候都会和家人一起过。
但此时的林若云和陈爱学就是遇到了不可抵抗的因素, 无法回国团聚, 但感谢现代科技,有电话这种工具在,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
夫妻俩这下半年挣到了一些钱, 足以支持他们给老家打越洋电话。
经过漫长的转接后,电话那端终于传来了熟悉的乡音。
时隔大半年,两人第一次听到家人的乡音, 倍感亲切和激动。
“喂喂喂, 老三、若云, 能听到吗?”
陈爱学连连点头,“听得到听得到, 爹。”
“听得到就好……老三啊,你在那边冷不冷啊?吃得饱不?”陈老爹还没想好说什么, 边上的吴氏就开始抢话。
作为母亲, 表达关心的方式往往是关注吃喝,最朴素但也是最重要的。
越洋电话用来问这些, 从理智上来说,着实有些浪费,但是在情理上又完全能理解。
陈爱学应道:“娘, 能,在这边我还长高长胖了呢。”
“那就好,对了你媳妇呢?”
陈爱学把话筒递给林若云,“娘, 我也没问题, 您不用担心我。”
“娘, 家里怎么样啊?我看报纸上说去年夏天咱们省起了水灾,死了好多人,有几十万人都没地方住。咱家怎么样啊?我和爱学寄了些钱回来,拜托徐老他们兑换成华元,给你们寄过去,你们有收到吗?”
去年暑假她和陈爱学都被魔鬼实习搞得焦头烂额,每天觉都睡不够,电视报纸也不怎么看,知晓家乡水灾消息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还是从其它华语地区的留学生那得知消息的。
他俩立即清点了身上的全部存款,一部分通过邮政往家里寄,一部分寄到了大使馆,那里有特别设置的捐款渠道。
“原来那钱是你们寄的啊,我们当时搞不清缘由,就没敢用,一直放着呢。至于损失……”吴氏摇头叹息,“怎么会没有呢?这个水灾恼火得很哦,几条大江都满了,省里头好多地方都被淹着呢。
刚下雨的时候谁也没料到会那么大那么久,坝子上的粮食就没收回家,结果全被大雨冲到田里去了,全都没了,一季的收成啊。
有些人家的房子在矮处,屋里进了水,粮仓的粮都泡坏了,还有鸡和猪都淹死了……”
吴氏说着说着不禁悲从中来,她家房子虽然建在高处,没被淹,但猪圈有部分是前年盖的,那时候为了省钱料子不足,盖得不牢实,被后山的泥石流冲垮,石头倒下来,砸死了两头大猪,还有四五头猪都被砸断了腿,损失惨重。
那可都是喂了饲料的猪,长得白白胖胖的,吴氏很是心痛。
陈老爹瞪了吴氏一眼,“你跟孩子们说这些干什么,净添堵。”
说完便把话筒抢过来,“你娘这个人就是爱夸张,没那么严重,咱们这边地势高,损失不那么大,没得人伤亡的。家里都好呢,你们在外头也要保重,身体好才能搞好学习。
电话费贵,没事的话,我就挂了。”
说罢便挂了。
吴氏说话是爱夸张几分,但肯定也没陈老爹说得那么轻松。
国内一直强调自力更生,很少向外求助,当年唐城大地震时都没有向外求助,但这时候却在国际上寻求援助了,可见灾情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