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闻声回头,见是唐绾绾喊自己顿时笑的见牙不见眼。
“诶,绾绾你也去县里了?”
“是啊,李婶婶今天卖豆腐卖的可还顺利。”
“哎呀,多亏了绾绾呢。”李氏说着话麻溜的又从木板车上拿出来两串糖葫芦递给了唐绾绾。
“要不是绾绾婶子哪能赚上这银钱呀,婶子不知道咋谢你,听你娘说你爱吃这糖葫芦,婶子给你买了两串,绾绾尝尝好吃不。”
唐绾绾一看李氏买的糖葫芦居然是瑞丰年点心铺的,他家的点心滋味好价钱也贵,这么一串糖葫芦就要二十文钱,两串就足抵得上码头上力工一天的工钱了。
可见李氏是真下了血本的。
唐绾绾心里一阵暖流划过,顺势收下了那两串糖葫芦。
李氏两口子都是实诚人,若是不收他们心里恐怕还不安呢。
说完话唐绾绾跟李氏告了别就继续往前走了。
铺子里那些货架还要赶紧的找人拉回来,明年开春又要盖房子又要开铺子,铺子里卖的东西都得唐绾绾好好的琢磨,事情挤的她一刻也不敢耽搁。
紧赶慢赶晌午时候唐绾绾总算到了家。
陈氏已经做好了白菜肉丝面,用的是空间里头出产的白菜,有白菜的增色,面虽说不上美味,但比起以前做的已经好了很多。
前几天唐绾绾本想把菜拉着去县里卖掉,还没来得及去就来了月事,今个儿早上走的匆忙她又忘了这事。
不过明日还要去县里找力工将货柜带回村里齐木匠那里,去的时候再把菜带上也不迟。
匆匆吃饱了饭唐绾绾又出了们往齐木匠家去,她要先去齐木匠家跟人家通个气儿,再问问价钱怎么说。
出了门唐绾绾就一路往村西头走去。
村子西头以前是一片荒地,几十年前迁徙来的流民到唐家村后便被安置在了那里,那些流民大多都都会些手艺,比如王石匠和齐木匠。
齐木匠的手艺算得上是这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因此来找他做东西的人不少,久而久之的齐木匠赚了些钱便把那旁边的荒宅也买了下来盖了个大院子。
唐绾绾到的时候齐木匠正带着一帮子徒弟在做活。
一帮徒弟中唐山年纪算不上最小的却是来的最晚的,因此排行最末称小师弟。
看见唐绾绾进来唐山忙惊喜的迎了上来,“绾绾你咋来了?”
“哥,我找齐木匠有点事。”
齐木匠闻言抬头看向唐绾绾道:“大山妹子,你有啥事?”
唐绾笑道:“老爷子,我这有几个货架,需要您老帮着改个颜色,这活能做吗?”
齐木匠挥了挥手道:“小活罢了,只是眼下我手里还有些活没做完,恐怕需要等上两天。”
“没事,只要过年前能做好就成。”
“行,那货架你啥时候弄过来?”
“明个儿吧,明个我找些人手把那货架送来。”
事情说定后唐绾绾又跟唐山说了几句话便走了。
她还得回去找陈氏商量下做肥皂和绢花的事情。
肥皂的做法目前还需要保密,所以只能他们一家人自己来做。
索性因为限量,肥皂一下子不用做太多,他们一家子应该能忙得过来。
至于绢花唐绾绾打算找村里的姑娘婶子们做。
冬天地里没什么活,村里人闲着也是闲着,若是有个法子能挣钱那是最好不过的。
回到家里唐绾绾便将这事跟陈氏说了,陈氏倒是很支持,只是找哪些人来做是个问题。
“要找性子实诚的,像你秀秀姑那样的找回来倒是个麻烦了。”
唐绾绾的想法跟她的一致,“那娘知道有谁能做吗?”
陈氏想了一会儿便列了几个人出来,“王寡妇、李婶子、崔言家的婆娘还有周家的媳妇儿都是手艺好又靠得住的。”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