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十分的能理解云老夫人的伤心。
云老夫人和其他人不同, 她的女儿只留了恒王妃这一滴骨血存在在人世间。
她看恒王妃自然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皇后只想着安慰一下云老夫人,那想到云老夫人接下来说的话,让她再也没法维持镇定从容的表情了。
送走云老夫人后, 皇后直接带人去了太和宫。
她的面色虽然有些凝重, 可眼里却有一丝丝兴奋。
比起那些家臣们的着急,太子和纯王等人其实又多了一份气定神闲。
晋国君虽然不便将楚国君意图挑拨离间的事情告诉朝臣们, 但他却不会瞒着太子和纯王等人的。
因为他要让他们明白他为什么要厚赏云老夫人,接下来,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给云老夫人抬轿子, 让恒王和恒王妃消气。
太子和纯王等人自是理解恒王的憋屈,也明白父皇的意思。
如果换做是他们的话, 自己的内人险些被别人欺负了,他们肯定是不能忍的。
可父皇为了现今的局势又不得不让恒王忍下这口气。
父皇也明白硬生生的憋下这口气是有多么的难受,所以他老人家就以这种方式告诉恒王,他知道恒王夫妇受了委屈。
在父皇正对恒王有愧的时候,他们肯定是不能给父皇掉链子的。
太子和纯王等人回去之后, 就跟太子妃和各自的王妃说让她们到了庆贺那日,务必要对云老夫人恭敬一点。
这其中太子身边的云良娣和纯王身边的云侧妃从名义上来说都是云老夫人的孙女。
太子和纯王就要求太子妃和纯王妃倒是也把云良娣和云侧妃带上一同去顺德侯府。
对于太子的要求,太子妃倒是觉得没什么。
她性情贤淑,对东宫的那些侧室侍妾们们向来比较宽容, 当然前提是那些侧室侍妾们不能做不符合规矩的事情。
对于太子的其他非她所出的子女,她也一视同仁。
她生的几个子女有什么, 太子的其他子女也都有什么。
她向来不刻薄他们,也不克扣他们的份例。
也因此,太子妃不仅在皇室内素有贤名,在东宫内也颇有威严。
太子的那些侧室侍妾,特别是有子有女的侧室更是不敢随意犯事。
这些侧室侍妾们都是自幼在后宅长大的人, 自小就看多了后宅里女人间的纷争。
如太子妃这样行事公道,愿意善待庶出子女的主母,不说万里挑一,那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她们自知自己斗倒了太子妃,也不会轮到她们上位。
况且太子妃若是真的倒了,新来的太子妃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性情。
她若是那种看着就刻薄的人倒也还好,至少太子不会偏着她。
可她若是个笑面虎一样的假仁假善的人,那她们就有苦难言了。
也因为存着这种心思,太子宫里的那些女人们,但凡明白些事理,又知道进退的,都不会故意闹事。
至于那些个别仗着年轻不太知事的人,太子妃也不会把她们放在心里。
她这样的行事风格自然更得皇后的看重和太子的敬重。
再加上,她的长子和长女又被她教育的很不错。
所以她现在在东宫的位置很稳固。
自身有底气的她对于云良娣自然没那么在意。
但纯王妃就不一样了。
早些年,她尚且年轻貌美的时候,纯王自然满心里都是她。
她家世又对纯王有助力,所以在纯王面前,她一直比较肆意。
云侧妃与她的性子截然相反,或者说,她不得不选择采取一种柔情似水的态度面对纯王。
因为早些年的时候纯王妃太得宠了。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纯王这几年虽然还看重纯王妃,可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