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婷有娘家依靠,她和她儿子将来必定会把外孙的前程安排好。
这样一来,曼婷年老之后也有儿子可以依靠了。
她也就不用担心她了。
大长公主很满意这桩婚事,但她也有自己的要求。
“王励的父母能接受曼婷住在国都吗?我也不是让她一整年都住在国都,只是希望一年里,她能有半年都住在这里。毕竟我也就这么一个女儿。”大长公主问云清如。
云清如想了想道:“我让王妃托她祖母探一探王家世伯的口风吧。”
大长公主闻言拍掌称是道:“能有个老人从中说话自然是极好的。”
王元元这边得了云清如的准信后,就去了王府。
她之前已经跟王老夫人提前说过这桩婚事了,王老夫人也觉得这是门极好的婚事。
只是,她们还没得到大长公主的准话。
所以王老夫人和王元元都没有声张。
如今,听到王元元说大长公主不介意王励是否出仕,但希望王家能允许曼婷县主每年能在国都里住上半年后,王老夫人就道:“我派个人去青县问一问你伯父他们的意思吧。不过你伯父伯母都是慈和的人,她们体谅大长公主只有一个女儿,估摸着应该会答应的。”
王元元将王老夫人说的这些话让人告诉云清如后,就和云清如一道等消息。
约莫过了两天,王励父亲派人递了消息过来,说他们本就准备给儿子在国都里买个宅子,曼婷县主婚后要是想留在国都的话,他们是不会反对的。
大长公主原本打算在公主府附近给曼婷县主置办个小宅子的。
听到王家的说辞后,她高兴了起来,就说既如此,他们找个时间要两个孩子相看一下吧。
既然已经到了孩子们互相相看这一步了,就代表着双方家长对这门婚事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了。
王励原本对这桩婚事不太感兴趣的,可王元元给他写了封信,说曼婷县主不仅才学过人,长相也很出色。
王励就期待了起来。
他和母亲以及姐姐一道从青县赶到了国都。
两个年轻人见面的地点在国都外的普济寺里。
大长公主没有办法出去,就让江六爷夫妇陪着曼婷县主一起去的。
江六爷回来跟大长公主说王励长相俊朗,身姿挺拔,眼神也很清亮。
大长公主闻言心里自然十分的满意。
待到看到女儿绯红的脸颊后,她更是喜欢。
而王励也很喜欢曼婷县主的长相和谈吐,觉得她说话很斯文。
两个孩子既是也看对了眼,那么这桩婚事也就差不多成了。
婚事定下后,大长公主就让人把王励叫到了公主府。
亲眼看到王励后,她对这桩婚事就更满意了。
王元元和王老夫人都收到了大长公主的谢礼。
到了十月份,两家已经完成了下定,约定来年开春就举办婚礼。
王家父母在王府附近给两个孩子置办了一座宅子。
这也是时人的规矩,一般以来,家族成员都是聚族而居的。
大长公主原想在公主府附近给女儿置办宅子,见状就有些不高兴。
江六爷就劝她:“如王家这样的人家,最怕别人说他们奉承。他们放着王家人不理,把宅子置办到了我们这里,朝野中人知道了估计会笑话王家的家教。”
大长公主一想也是。
王家毕竟是女儿的夫家,况且这门亲事也是恒王妃从中说和的。
她要是强压着让孩子们住到了这里,只怕王家人包括恒王妃都会觉得他们家行事太霸道了。
这样一来,等女儿嫁到王家了,估计也不能很好的融进去。
她可不想女儿活成另一个江大奶奶。
这么一想,大长公主的心思就打消了。
她想了想问江六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