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顾珠三人兴高彩烈地搬着凳子,正想到堂室向顾泽学习认字,却又被苏小芸赶了出来。
“嫂子,你怎么说话不算数。你上午可是说好了,让哥下午教我们认字的,这怎么到跟前,又变卦了呢?”
顾珠睁大眼睛,十分不解地看着站在堂屋门口的苏小芸,这还是她那个可以信任的嫂子吗?
缓缓站直腰板,苏小芸不但不觉着心有愧意,反而理直气壮地问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顾珠转动几下圆溜溜的眸子,无奈地摇摇头。
苏小芸又看向顾磊与苏瑞,两人也是直摆手:“没有听过!”。
“好吧!没听过就没听过吧!总之,此刻情况有变,你哥下午有重要事情要做,认字取消。不过呢,你们也不要失望。”
“我把它换成了手工制作,由我来教你们。走,我们一起到西屋去。”
苏小芸轻轻一笑,便率先迈脚向西屋走去。
啥?手工制作?那应该更有意思吧?
三人兴奋地眨巴着眼睛,相视而笑,连忙跟了上去。
一到西屋,苏小芸环顾了一圈,面含微笑地看着西北墙角处竖立着的一堆木板。
“看到那些木板了吗?我们今日就用它们来做一个简易的书架?”
“书架?书架是什么样子的?”顾珠一脸好奇地看向苏小芸。
她猜测书架一定是用来放书的,可是她从来没见过呀,又怎么能做出来呢。
苏小芸转眸又看向顾磊,只见他“嘿嘿”笑了两声:“嫂子,我也没见过。”。
微微蹙眉,也难怪,他们这些生长于乡野的孩子以前书都没有读过,怎么会看过书架呢?
转动着自己乌溜溜的大眼睛,苏瑞突然大声说道:“我知道。书架就是可以放书的一层一层的木架子,对不对呀?姐!”
苏小芸心中一喜,果然还是她弟弟领悟能力更胜一筹。虽然他也没见过,但却能从这两个字中悟出来它的样子来。
“不错。瑞儿说的很对!书架嘛,就是用木板做成的层架,可以把书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上面,拿放都很方便。”
苏小芸边说,边让顾珠取来纸笔,几笔便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书架来。
“哦!嫂子,我想起来了,我们在凌州城的书铺中就看到过这样类似的架子。”顾珠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忽然恍然大悟地说道。
微微勾唇,苏小芸抬眸温和地看着她:“对。不过他那个比较高大,我们木板有限,只够做一个简易的书架。这样日后,我们家的书籍就可以分类摆放,不那么凌乱了,拿起来也会会方便一些。”
渐渐地,家中的书越来越多,但不能总是堆摞在一起,杂乱无章。有个书架,分类摆放,总是要好一些。
因此,苏小芸临时起意,便决定带领他们一起做书架。
当他们把木板拿过来时,苏小芸才发现这些木板长短不一,有些长的地方还需要用锯子把它锯齐,一时有些犯难。
要知道,他们几个年纪都小,根本就没有力气锯动木板。上次做小床,还是顾泽亲自动的手。
“嫂子,不然让哥来帮帮我们吧!反正活也不多,应该也不会耽误他太多时间。”顾珠皱了皱眉,低声试探着看向苏小芸。
他哥抄书是很重要,可是做书架也很重要呀!就当是中途休息了。
“那不行!”苏小芸立即面容严肃地否定,“你哥抄书得需要专心,我们可不能去打扰他,这万一抄错了字,可就不好办了。”
“况且,他写字已经很累了,你忍心再让他来做这样的粗活?”
顾珠有些失望地抿了抿唇:“那现在怎么办,难不成就不做了?”
乌黑的眸子在眼中不断转动,苏小芸眼前倏地浮现出黄师傅与他徒弟锯木头的画面。
记得他们当时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