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东福国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默默的听完所有的讲解,课堂结束后,学生们逐个向老师行礼拜别,这时老者看向男子,男子立刻走过来行礼。
“老师,学生有礼了。”
阎老仔细的看着他,曾经那个孩童,如今已是气宇轩昂,风度翩翩了。
“这是苏苏。”阎老指了指身边陪伴的女子,同时介绍道:“这是道之,算是你学长。”
道之没有太留意阎老身边的女子,苏苏也只是随便瞟了一眼这个学长,便去整理课堂,阎老带着道之来到篱笆外。
他们来到蓝湖边,阎老望着蓝湖,目光深邃,问道:“几年前我夜观星象,察觉西侧诸小国有串联的迹象,接着了解到他们集结大军欲犯我边,后来突然撤去,星象中却看不到端倪,很是奇怪。”
“老师,何足挂齿呢。”道之。
阎老觉得事有蹊跷,先求证,在得到确定的回答后才开始说:“这几年,我们东福国韬光养晦,茁壮之势已无处可隐,不知道之有何看法?”
“蓝湖表面看似平静,已暗藏风云,变换将无法避免。”道之。
“我们东福国如何应对?”阎老。
“东福国处于变换的核心,必须顺势利导,借势而为。”道之。
“如何顺势,借势?”阎老继续问。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在人为。天已有意向,蓝湖之上危与机同在,顺天应人便可化危为机。”道之。
阎老立刻又问:“如何顺天?”
“天有天道,当今蓝湖奉行霸道,霸必不能久。这60年在东福国上千年的历史中只是一个颠簸,并非常态,常态才符合天道。既非常态,必不稳,不稳则变。”道之。
“既然霸道不可持久,该当奉行何道?”阎老。
“蓝湖当奉行王道。”道之。
“何为王道?”阎老。
“王道在于理,诸国诚服,霸道在于威,诸国屈服。蓝湖秩序需要维持,需理法而非霸权,以理服众,以德服人,方可众民归心。威逼之下,只能短暂维持霸主地位,屈服者心难服。”道之。
“未来东福国将何去何从?”阎老。
“恢复在千年中该有的状态。”道之。
阎老点了点头,像是在考核学生,阎老还是这么严格,谈及学问从不带私情。苏苏整理完课堂后,也来到亭子,那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瓦罐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是用泥土捏制而成,于是便和先前的女子一起捏制,她也很喜欢做这些。
一边捏,一边聊着什么,眼睛时不时看向篱笆外的背影,苏苏在想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男子,需要这么重视吗?他能有多少才能?有什么值得阎老谈这么久?
接着阎老忧心忡忡的说:
“这十几年,陛下秉承先王的遗训,励精图治,却依旧孤家寡人。自从废除三省后,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六部协商,实际上朝政已被六部尚书把持,实施的任何政策必须先满足尚书们的意愿,陛下与他们艰难周旋,百姓生活虽有所改善,但他们获得的财富更多,势力越来越大。真正的有志之士在朝堂之上几乎已无立足之地,或被打压的丧失斗志,或变节随波逐流,有的即使在乡野仍受到尚书们的监视。这些年陛下不便与我等相见,就是担心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东福国已到了危急时刻,六部尚书势力日渐危机王权,随时都可能取代陛下,另外夷藩属地异心不死,伺机脱离。外部边塞动荡,尚书们近来提出废除东福军让西禄军驻扎以保我边塞,如同罗巴国等一样,大有要把东福国变为西禄国附属地的趋势。”阎老。
“东福国有千年历史,向一个百年的强权称臣,这是要断送东福国。”道之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阎老的目光始终没有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