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混在民国当探长> 第116章 死到临头了,还敢挑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死到临头了,还敢挑衅(1 / 2)

鹧鸪岛在海子荡里具有独特地理位置,东北面与陆路相同,是海子荡东北的门户。与中心岛蛤蟆岛相距八十余里水路。更独特的是,在它的北面距陆地十里左右有一个水面约莫两百余亩的水泡子。

水泡子周围的围堰上长满了茂密的次生榆树林。

伸往水里的浅滩异常平缓,沙子也雪白细腻。

一年一度的鹧鸪节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因为地处鹧鸪岛北部,因此岛上的人统称这里叫“北海子”。

此时中秋已过,盛夏的时候,几乎全岛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这里戏水纳凉。

这就构成了与陆地连接的独特地理特征。如果需要,可以将四周的围堰炸开,鹧鸪岛就成了汇入大龙湖的一座孤岛,与海子荡融为一体。

炸围堰这事只在前年岗村带着一个大队的日军要大举进攻海子荡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当时,原来连接鹧鸪岛的陆地,瞬间变成了**一片。

岗村觉得着太神奇了,做了道简单算术题,如果要拿下海子荡需要上万士兵葬身鱼腹。要彻底占领这里,还需要三万兵力。

那时日方急于西进,不可能在已经成为后方的海子荡地区部署重兵,再加上紧接着整体战略的改变,也促使了岗村招降纳叛计谋的实施。他先陈兵数万于陆地之上,摇旗呐喊,接着就火炮连发,又出动十余艘炮艇枪炮齐射进荡。

可是,高高的芦苇荡挡住了他们视线,完全如盲人一般。而且两艘炮艇在水网里被渔民的渔网缠住,前进不得,也后退不了。岛民们借着芦苇荡的掩护,不停地弄出些动静来,消耗炮艇上的弹药。尤其是夜晚,各处便有冷枪打来,轻重武器都有,不少士兵中弹,死了的也有七八个。

岛民们除了几个被燃烧的芦苇燎伤的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伤亡。

由于惧怕再有舰艇被困,岗村不敢再放炮艇进来。

就这样僵持了三天三夜,炮艇上的小日本们差不多弹尽,而粮早已经是绝了。

最后,刚才只能押着与鹧鸪岛接壤此时却一水之隔的镇南县的伪县长夏敬轩,摇了条乌篷船,打着白旗进来谈判。

王以栋审时度势,接受了岗村的条件。

其实条件很简单,不得容留任何抗日激进分子,并协助日军搜捕可能过境的敌对力量,如果发现任何敌对分子,要及时上报岗村,日军如果从别的渠道得到确凿的消息进荡抓捕可疑分子,需要提前照会荡方。如有军需物资需要过境,也要提前予以照会,荡方有义务保证过境物资的安全。

王以栋完全把这些当做了一场生意,尤其是他强调必须写上有偿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并且拒绝“投降书”这三个字,只能签“合作协议”。

面对七八具盖着白被单的士兵的尸体,还有已经在烈日下饥肠辘辘险些脱水的士兵,岗村把打掉了的牙咽到肚里,叽里咕噜地说了串日本话,还是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为了协助抓捕激进分子,岗村送给了王以栋三艘小火轮。那是日军在内河运输物资的老船,烧煤的,航速才十节。还因为冒烟,在大龙湖一望无际的水面上,一眼就发现了。

虽然岗村拿这个“共荣”的典型曾大肆地炒作了一番,但王以栋却认为,这场交易还是他赚了。更重要的是,海子荡的人,从此不再怕日本人了。有事没事,还拿他们“八嘎,八嘎”的逗乐。

小火轮也被王以栋从武汉请来工匠改装了,不仅加装了钢板和机枪,因为改烧了木炭,不再冒烟了不说,航速也提高到了差不多十五节了。

作为能源,木炭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不用从荡外运来。只要命令次生榆树林泛滥的螳螂岛专事烧制就行。据岛主仇千仞估算,岛内榆树林存量,够三艘小火轮烧六七年的。

此时,被改成王以栋专属的小火轮“荡海一号”已经停靠在鹧鸪岛最大的码头,岛南码头上。还有“荡海二号”,是王以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