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受困之人!如今放弃万全之策而兴无名之师,定不能胜!依我看,休养生息,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郭图闻言长笑道:
“非也非也,此时兵加曹操岂说无名?如今曹贼欺君罔上,人人得而诛之,以郑尚书此等隐士亦不忍视之,何况明公?公理应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
袁绍面上不变,只是坐观听四人高谈阔论。
袁绍用兵颇为自负,何况此时自己处于盛势,心中早已打算出兵伐曹,但眼见谋士离心,不由得陷入深思。
正逢此时,许攸从帐外走了进来,袁绍眼前登时一亮,摆手阻住四人道:
“子远素有见识,吾等且看他如何主张。”
四人当即不语,将目光落向许攸,许攸施礼毕,袁绍道:
“郑尚书有书来,欲令我起兵助刘备伐曹操,子远意下如何?”
许攸扫视众人,却见郭图微微点头,许攸与郭图原是出自同源,只不过许攸没有其才罢了,但此人善于阿谀奉承,精于人事,故而颇得袁绍喜爱,许攸见郭图神色,心中已知其意,略思片刻大笑道:
“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而扶王室,为何不伐?难道明公心慈,欲令曹操坐大再伐?切不可忘项羽妇人之仁啊!”
袁绍闻言哈哈大笑:
“子远之见,正合我心!”
袁绍与手下谋士议论良久,决定发兵曹操。于是与众人商议起兵之事,直至午时,沮授等人方才退走。郭图却拉住审配留下,审配知道他有话说,便也留在袁绍府中。袁绍走出来与二人并排看着其他人远去的背影,郭图突道:
“监军之计太过保守,确非随机应变之良策。”
审配闻言颇为同意,接着胡须点了点头。袁绍见状眼珠一转也点了点头。
郭图又道:
“如今出兵伐曹,沮授监统内外,势力过大,而其又无战心……”
审配已然会意忙道:
“此实为兵家大忌,另外,如今其在外统领军队,实不该干涉内政!”
审配所言,意在指其权力过大,且兵政均有参与之心。
袁绍闻言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郭图见目的已达到忙道:
“险些忘了正事。”
袁绍侧眼视之,郭图忙道:
“明公以大义伐操,当数曹操之恶,发檄各郡,声讨其恶,然后方可名正言顺伐曹。”
袁绍闻言,拍了拍郭图肩头点头道:
“公则所言甚是!”
袁绍于是一面令孙亁回书郑玄,约刘备接应;一面令部署,将沮授部分为三军,由沮授、郭图、淳于琼各引一军,从而削弱沮授兵权,又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骑马军十五万,步军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兵发黎阳。
陈琳书写檄文,阅了数稿都觉不尽心意,这夜忽一阵清风吹过,不觉困意上涌,伏在案前便沉沉睡去。
正睡中,忽觉白光刺眼,睡意全无,睁眼看来,却见一白胡白发老者立于桌前,仙风道骨正微笑着看自己,陈琳惊觉,却也不怕,忙起身行礼道:
“老神仙,您此来何故?”
那老神仙捋须笑道:
“今日欲劳一事,你可愿意?”
陈琳忙拱手道:
“还请上仙赐教。陈琳必当尽力而为。”
白衣道人拿手一招,一卷书纸便在手中,白衣道人执书卷道:
“我这有檄文一道,你将此文遍传州郡便可。”
说罢,便递于陈琳,陈琳展文观之,不禁大喜点头赞道:
“此檄文当真是文采飞扬,天下罕有,上仙果然神作。”
抬头时,白衣道人早已无了踪迹。
却说陈琳一觉醒来,却见案前纸上已然写满文字,细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