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坊,晴空白日,天朗气清。
十字街,杨楼街,梨花巷,不归巷,七弯巷。
孟辰调动了牧守处所有能空闲的人力,在升平坊的各处搭起简易的小棚,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
牧守处的衙役们已经得了孟辰放出的消息,说是要给他们增发各种福利。其中的种种细节,是他们过去连想都不敢想过的。
虽然所有人心里都对此将信将疑,但他们想来,孟辰既然敢放出这种话,就算执行起来打个大大的折扣,自己也能落下不少的实处,因此这几日干起活都格外卖力。
孟辰没有窝在书房里偷懒,他选择了不归巷的宣传点亲自坐镇。
在他看来,这里是问题最为严峻的一个地方,也是本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开始,虽然他为宣传做了不少准备,下了不少工坊来培训这些衙役,编写了各种简单明了的宣讲说辞,印了大量的传单。
可两天下来,效果不但不怎么显著,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效果。
牧守处毕竟是个衙门,这些衙役们在百姓眼中,终究是些敬而远之的存在。
见他们到处搭起棚子,众人不明所以,只当是在盘查些什么事情,有胆子上前问询者极少,甚至很多人都要特意绕着走。
每个咨询点之前,都称得上是门可罗雀,字面意义上的。
经过了头两日的惨淡经营,孟辰痛定思痛,晚上回到家反思了大半夜。
“基层工作果然不能这么干巴巴的硬怼。”
吸取了教训后,他找来一堆戏班、杂耍艺人和说书先生,在每个宣传点之前搭起了舞台。每日里,各种节目轮番上阵。
这一次果然被他寻准了关窍,人气瞬间被引爆了,甚至连宣传点周边的几家店铺,生意都比往日多了几成。
在每个节目的间隙,趁着报幕的功夫,孟辰苦心编写的各种口号标语跟着被念了出来,宣传工作这才渐入佳境。
“官差大人。您是说,老汉我在这里签个字,就能领回去几只母鸡?真的不要钱,也不用我还?”
一个年迈的老人巍巍颤颤地站在咨询点前。
“大爷,不是不用你还。是我们把母鸡寄养在您那里。您只要把鸡照料好,他每天下的蛋,就都归您了。”
一名小吏耐心的解释着。
“鸡蛋您可以留着自己吃,吃不完的还可以拿来卖,我们会定期来收购。这鸡您要是能养够一整年,我们把它送给您。”
老人想了会,又问道:“那这鸡,要是不到一年就死了呢?”
“这些鸡我们都筛选过的,壮得很,你们领养的时候也可以自己挑挑嘛。你说它好好的,怎么就会死了呢。”
“那可说不准。老汉我又不是没养过,鸡鸭这种东西......”
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想要得到一个准话。
那小吏咂了咂嘴,有些不情愿地说道:“若真是病死了,我们就认倒霉,不会让你赔的。”
这种情况孟辰自然早有预料,定下的政策极为宽宏。
听着两人的对话,唐师爷在孟辰耳边小声嘀咕起来。
“明公,学生还是以为,会有不少人钻这个空子,领了鸡回去就杀了吃掉,然后报一个病殁。”
孟辰点点头,“此事在所难免,所以我才定了个黑名单制度。但凡有人领了家禽回去,过不多久就说养死了的,就把名字加到黑名单里,以后我这基金会,算是跟他绝缘了。”
这种事是无法杜绝的,哪怕是蓝星上扶贫的时候,也不曾有更好的法子,他也只能用这种有些绝情的办法。
毕竟他并不是把家禽发到这些人手中就放任不管了,他会请有经验的农户定期组织培训各种饲养知识。
如果在这样都还养不好,那要么就是养得不用心,要么就不适合饲养家禽,再有其他可能,那就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