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常言道,人多力量大,古语总是总结得简洁而干练,内含多少深意,怕是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了。
为了叶小珠试验新的材料,一家人忙忙碌碌了两个时辰,终于将她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今日叶小珠准备试验一下,她曾经在某本典籍中看到,说古代以前的糖都是杂糖,一直到了明代以后,出现了黄泥淋糖法,至此之后,古人才能开始大量出产品质较高的白糖。
那本典籍说的比较含糊,只说了用料和大概的方法,具体到底怎么实施,却并没有详细介绍。
好在这黄泥淋糖法,原理与木炭吸附色素杂质差不多,叶小珠到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拿来试上一试。
这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多,只需把要去掉大部分杂质的石蜜化开,熬成糖浆以后加入极少量的草木灰,让其凝固成糖结晶块儿,再弄一盆没有杂质的细腻的黄泥水就可以了。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以后,一家人便闲了下来,围在叶小珠的身旁,看她试验新的材料。
就见叶小珠将方才他们熬好的那一大块黄乎乎的糖块儿架在一口水缸的两根树枝之上,水缸里面是空的,一旁放着洗好的黄泥水。
“珠儿,你这个能行吗?”一家子人没见过这玩意儿,对此非常的怀疑,“这黄糖加黄泥水,不是更黄了?”
“应该可以的......吧?”这下子连叶小珠自个儿也不是很确定了
,毕竟这个方法也只是从典籍上看到过而已,到人中并没有见人用过,不过这其中原理是绝对不会那么来,那么拿来一试也是可行的。
“没事的,别担心,实在不行咱们把这糖再拿出来澄一澄不就行了。”
叶小珠安慰了众人几句,便拿起瓢来,从黄泥水缸里舀了一勺黄泥水上来,细细慢慢的将黄泥水在那糖块儿上面均匀的淋了一个遍。
只是这一勺下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用,那黄色的糖块果然如众人所想,变得颜色更黄了。
“珠儿,这是不是不行了呀?”符燕有些难过地看着叶小珠,她很是替叶小珠伤心,叶小珠肯定苦思冥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
谁晓得叶小珠完全不为所动,反倒是对他们笑一笑:“你们不要着急啊,这才刚开始呢,瞧好了!”
几人面面相觑,不晓得说什么好,便干脆不再说话。
就见叶小珠还如方才那样,又舀了一瓢黄泥水,均匀的淋在糖块儿上。
等到那糖块儿上的黄泥全都漏到了下面的水缸里,这回,眼尖的叶小珍似乎发现了变化,她很是不确定的问道:“你们有没有觉得,糖块儿的黄色好像变浅了?”
“有吗?”几人好像没有看出什么变化来。
不过叶小珠听到叶小珍的话,顿时信心倍增,又接连舀了好几瓢黄泥淋了上去,然后背着手,在那儿等黄泥水漏下去。
这一次,待到那黄泥水全都漏了下去以后
,所有的人惊奇的发现,先前还黄乎乎的糖块儿,淋黄泥水最多的中间那一块儿,竟然脱去了黄色,露出了白乎乎的糖块儿来。
“这、这......”这一巨大的变化,将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当然也包括了对可能有的结果早有预见的叶小珠。
“这个黄泥淋糖法真的能用!”叶小珠此时的心情早已不能用激动来形容,她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得不更加折服于古人的智慧。
符燕更是激动的扑了上来,一把抱住了叶小珠,喜极而泣:“珠儿,你成了!你成了!”
“是啊是啊,我成了!”叶小珠亦是激动的抱住符燕,一家子人纷纷都欢呼起来,你看看我,我抱抱你,每个人都是欢欣鼓舞。
那王婉婉高兴的不得了,抱抱几个女儿,又抱抱儿子,转头再要抱人的时候,发现跟前是符燕她爹,这一个为人之母,另一个为人之父,登时脸颊涨的通红。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