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也没了脾气,大病一场,再折腾不动,只能叫两个孩子认祖归宗,认回了崔家门里。
崔老太爷那个外室早死了,可她生的一双儿女还在,崔家就是从那时候起多了个二房出来。”
这些事情傅清宁倒没听说过。
高门故事,她远在凤阳府听说不着,四五年前的事儿就更不知道了。
她那会儿连踏入高门的资格都还没有,上哪里去听说这些?
后来被关起来养着,也没地方听这些闲话。
如今听霍明珠说起来,不免觉得惊奇。
“可你从前跟我说过,徐姐姐的外祖母是高阳王嫡长女,她既是宗室女,出身那样金贵,哪怕是上了年纪,又怎么会轻易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霍明珠皱着眉头连连摆手:“现如今哪里还有什么高阳王呢?高阳王府后继无人,这位老太太没有兄弟扶持倚仗,那高阳王府早就没落了,谁能帮着她说话啊?
她上了年纪,为这事儿气得不轻,大病一场,到头来又能如何呢?
崔家那位老太爷年轻时候瞒着她在外头养外室,一瞒就是几十年,弄得连孙子都生出来了,他一拍板,非要把人给接回家中,认祖归宗,老太太能怎么样呢?
反正这事儿最后就这么定下来了,说起来叫人生气。”
是该生气。
高阳王昔年嫁女,那是我掌珠给了清河崔氏。
傅清宁这时才回想起来,高阳王府只有两位郡主,长女嫁清河崔氏,次女嫁去了颍川庾氏,不过那位小郡主命不太好,婚后第三年生产时候大出血,留下一个儿子就撒手去了,结果那个孩子长到五岁时候也出痘死了。
傅清宁一时觉得悲凉。
霍明珠话中没有兄弟扶持倚仗几个字就更让她灵台清明。
崔家那位老夫人,晚年弄成这样,若要论起来,还真就是出在这几个字上。
她有儿有女,女儿还嫁的是高门,但没人能给她撑腰做主,因为晚辈总归管不到崔老太爷头上去,难道叫儿女去管亲爹养不养外室的事儿吗?
傅清宁这是第一次最真切的感受到,为什么太后和外祖母非要过继两个孩子到忠勇侯府来。
没由来的,后背浸出一层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