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总督李汶、延绥巡抚王见宾、陕西巡按御史吴楷等榆林城文官。
延绥总兵赵梦麟、副总兵杜松等榆林城守备以上军官,榆林文武中高层齐聚总督府大堂。
大堂内地龙烧的热乎,温暖如春,但是气氛沉闷而尴尬。
所有涉及到前次惨案的官员,都抱以侥幸心理,大都督从大同方向过来,估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巡视一下九边重镇而已。
这边离京城千里之遥,从京城过来,只有从大同走军驿最快,看起来绕远,其实有正儿八经的道路。
如果从京城走直线,光是那绵绵不绝的大山就要绕行更多的路。
大明万人敌的名号,天下皆知,釜山尽屠十四万倭寇的名声,就让人脊背发凉,在世人屠啊!
武将对能打的将领还是钦佩的,别的不说,宣大四将悍勇九边扬名,鹏帅一挑四,战而胜之,天下武将无不敬服。
文臣这边虽然不太服气丘八们又骑到头上,但这不是京城,仗着文臣身份同僚帮衬,敢直言进谏,了不得还能挣个直臣的名声。
但是在边关可不行,圣旨就是圣旨,没什么将在外有所不受的说法。
从汪鹏进入榆林城那一刻起,已经是整个三边防线最高官职,三边总督已经无权越过鹏帅指挥军队。
这是邸报上明旨天下明确的职权,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可不是说说而已。
民政这一块鹏帅无权过问,但是军事方面,他就是绝对的权威,不容置疑的那种。
此时大都督和随员正在更换官服,这一路匪夷所思的,踩着两根木条子滑到榆林城,说出去谁信啊!
武将们倒是若有所思,雪季步行就不用想了,走个十几里路都能累成傻子,骑马倒是能行,但是作战就别想了。
战马失去速度,在弓弩、火枪面前和活靶子没啥区别,这木条子倒是简单,能试试看。
众人心思各异,面面相觑间,一阵脚步传来,大都督汪鹏换上一身大红织金四爪行蟒服,头戴乌纱,面沉如水、昂首而入。
这形象在大家意料之内,但是身边两人是几个意思?熊廷弼大红织金圆领官服,面前孔雀补子,这是他文三品的身份。
没看错的话
。,这人腰间居然佩着传说中的尚方宝剑!这不应该专人捧着吗?(捧剑官了解一下)
李政一身蓝底织金飞鱼窄袖袍服,腰悬绣春刀,头戴三山帽,这架势一看就是仅次于锦衣卫指挥使的两大指挥同知之一。
二人都是双手捧着玉轴明黄锦缎的圣旨,同样昂首而入,目中无人。
站在大堂内的众人,陕西巡按御史吴楷,其他人都一阵头晕目眩,就连李总督都忍不住身形晃了一下。
怎么可能!明明做的天衣无缝!
鹏帅看都没看众人一眼,直奔主位,蟒袍一摆,大刺刺坐下,左前站着文官熊廷弼、右前站着锦衣卫陈政,就差配个公公拿着佛尘站身边了。
(呸!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紧跟在三人之后的几十名换上蓝袍,手按绣春刀的锦衣卫番子,进了大堂就立马在总文武身后站定,保持数步之距。
大堂外也传来呵斥声和甲叶铮铮之声,不用说,肯定是李宏带着警卫营控制了整个总督府。
李政回头看了一眼鹏帅,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刷的打开手中圣旨,这一份是真的,内阁首辅亲笔。
“圣喻查:延绥春间捣虏、盛报首功,既而虏乘秋入犯,破关毁神木、葭州二堡、杀掠极惨……
夫杀降起衅,前之一大罪案,也敢欺上而报以奇功;失事殃民,后之一大罪案,也复欺上而掩其重罪……
命三边总督李汶夺职回京听勘、延绥巡抚王见宾夺职回京听勘,禠总兵赵梦麟职回京听勘,禠副总兵杜松职回京听勘。
命陕西巡按御史吴楷严核具奏,钦此!”